首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體係曆史與現狀(上下冊)

辯證唯物主義與曆史唯物主義

字體:16+-

[德]弗朗克·菲德勒 鄭伊倩等 譯

求實出版社1985年出版

總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質和對象[1]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象:自然界、社會和思維運動和發展的一般規律

任何科學的任務都是要揭示客觀規律性,準確地加以表述,並研究其實際運用的可能性。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對象是自然界、社會和思維運動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其中有對立麵統一和“鬥爭”的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可能性和現實、原因和結果、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間的合乎規律的關係等。

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通過從哲學上概括各種部門科學知識,現實的全部認識史及其結果,人類的全部曆史實踐,特別是工人階級及其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的革命鬥爭的經驗,來研究這些規律。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首先從工人階級曆史使命的理論根據方麵來研究這些規律。它分析這些規律在工人階級鬥爭的不同發展階段中的作用,並且根據對這些規律的理解,提出和論證進行革命認識和革命實踐活動的原則。

上述關於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對象的簡明定義把握住了它的本質的東西,但還需要加以說明和具體化。這一對象包括哪些內容?哲學從什麽角度對它進行研究?哲學的內容又是如何形成的?

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對象的這一規定表明,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而且隻有當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和辯證法相結合時,徹底的唯物主義才有可能。

關於自然界、社會和思維運動和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的哲學理論的出發點是這樣一個問題,是物質世界的規律決定思維規律,還是相反,思維規律決定存在規律,一般說來,這也是究竟物質是本原還是意識是本原的問題。因而,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對象的主要方麵是物質世界和意識的關係。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既辯證又唯物地回答在物質和意識的關係中何者是本原的問題,以及人的意識能否認識世界的問題。從而它為工人階級的世界觀,為工人階級理解整個世界和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奠定了基礎。總之,哲學上提出問題的特點在於,哲學從物質和觀念之間的關係的角度出發,按照上述兩個方麵來分析在它的對象範圍內的一切問題。另一方麵,社會的實踐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切問題,生產、政治、科學或藝術活動中所遇到的一切問題,隻是在把它們同哲學基本問題即物質觀念的關係問題聯係起來加以理解和思考時,才得到哲學上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