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體係曆史與現狀(上下冊)

曆史唯物主義概論

字體:16+-

蘇聯科學院哲學教研室 易傑雄等 譯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總論:曆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

一、曆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關係

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它們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

列寧強調指出:“在這個由一整塊鋼鐵鑄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決不可去掉任何一個基本前提、任何一個重要部分,不然就會離開客觀真理,就會落入資產階級反動謬論的懷抱。”[2]列寧在批判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主義的基礎,即對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解決作唯心主義的歪曲時,提出了這一根本原理。科學的哲學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它的基本部分無論是在邏輯方麵還是在曆史方麵,都是不可分割地聯係在一起的。

而在我們的文獻中能夠碰到這樣的論斷,即曆史唯物主義是把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推廣到社會現象領域。這樣的表述需要以辯證唯物主義能夠不依賴於曆史唯物主義而產生和存在為前提。

對於這一點,在列寧那裏完全是另外一種意思。他在《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一文中寫道:“馬克思加深和發展了哲學唯物主義,使它成為完備的唯物主義哲學,把唯物主義對自然界的認識推廣到對人類社會的認識。馬克思的曆史唯物主義是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3]很明顯,在這裏說的不是辯證唯物主義,而是沒有貫徹到底的哲學唯物主義,即前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這個觀點是在列寧的著作《卡爾·馬克思》中提出來的,在這一著作中,曆史唯物主義被確定為推廣到人類社會及其曆史的唯物主義,列寧關於這個問題的真實立場就是這樣。

眾所周知,馬克思和恩格斯任何時候也沒有同意過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他們是由唯心主義和革命的民主主義通過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走向科學社會主義的。但是,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卻由於它的片麵性、人本主義的直觀性和形而上學的局限性,未能成為科學共產主義的理論基礎,因為在對社會生活的解釋上他還沒有超出唯心主義的界限。列寧寫道:“馬克思在1844—1847年離開黑格爾走向費爾巴哈,又進一步從費爾巴哈走向曆史(和辯證)唯物主義。”[4]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在荒野地上創立起曆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而是在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礎上,是在它的上半截進一步貫徹唯物主義,製定了唯物史觀,同時從無產階級的立場批判了黑格爾、各種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擁護者和費爾巴哈對社會現象的唯心主義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