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研究

三、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科學視界

字體:16+-

馬克思後期的批判理論既沒有用早期的人本主義批判統攝批判話語,也沒有拋棄早期人本主義批判的理論意圖——實現人類解放,而是在新的理論基礎上,具有了科學的理論視界。這種科學的理論視界體現為對價值批判的現實定位、對概念的曆史性理解和對資本主義社會關係的矛盾分析。正是在這一全新的科學視界中,馬克思主義哲學表現出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

馬克思對社會的批判最初依賴於黑格爾哲學的自由理性,後又借助於費爾巴哈哲學的異化史觀。雖然哲學的立足點發生了轉換,但從哲學批判的總體視角來看,馬克思早期對社會的批判都是以先驗的“應該”範疇為理論內核的,以此為基礎的社會批判隻能是一種以價值懸設為前提的道德批判。馬克思在實現哲學變革後,對社會的批判發生了徹底的視界轉換,即揚棄了以價值懸設為前提的道德批判,對價值批判進行了現實的理論定位。

在《精神現象學》中,黑格爾通過對感性確定性的分析指出,人們不可能完全原封不動地表達所感覺到的東西,當人們說看到了某個杯子時,人們已經在運用知覺思維,實際上是在運用概念表達所見到的東西。因此,人們是生活在理性或思想之中。黑格爾的這一分析,實際上揭示了傳統哲學為什麽總是從思想出發理解現實的根源。整個德國古典哲學對社會的批判,就是重在如何使社會生活更加符合理性,康德、黑格爾乃至費爾巴哈都是從這裏獲得哲學的批判力的。德國古典哲學的這一思維方式,實際上是把現實納入一個具有統攝性的邏輯結構中,在一種理性的信仰中完成了對人的統治。

馬克思哲學就是針對黑格爾哲學的思想中心論發問的。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馬克思一開始就談到青年黑格爾派離開現實空談思想的錯誤:“這些哲學家沒有一個想到要提出德國哲學和德國現實之間的聯係問題,關於他們所作的批判和他們自身的物質環境之間的聯係問題。”[4]馬克思的觀點是,人類社會存在的第一個前提是物質生產,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思想、觀念、意識都是人們物質生產的結果,語言也是從人們的物質生產中發展而來的;意識是對現實的反映,“意識在任何時候都隻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5],意識的獨立發展源自社會分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