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識形態含義變化所帶來的後果
意識形態概念內涵的改變(上一章所描述的)至少帶來如下三個後果:第一,意識形態概念被中性化了,失去了批判的內涵;第二,意識形態和階級的關係被改變了;第三,意識形態和矛盾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實際上,馬克思的否定性意識形態概念是批判的和有限定性範圍的,它可用來區分合理的思想和不合理的思想;而肯定性的意識形態概念卻把內涵擴展到政治思想甚至社會中所有階級的世界觀,這就無法依據其自身來對思想的合理性進行判斷了。由於這一內涵範圍的擴張,意識形態概念就不再能區分出不同的知識類型了。的確,肯定性意識形態概念的使用並沒有妨礙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區分“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和“無產階級意識形態”。但這一區分與意識形態概念本身並無多大關係了,因為這一區分工作是依據其他標準來進行的,比如階級利益性或是生產模式中的階級結構性地位。因此,如果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注定是歪曲的,其虛假性也就可歸結為其資產階級出身而非它本身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之故。
通過斷言隱藏在背後的具體的階級利益屬性,在不同的意識形態中就不再會有什麽固有的錯誤了。問題是,這一區分很容易被置換成一個外在的真理標準,即立足於(所歸因的)不同的階級利益(而沒有考量它們的思想內容)在虛假和真實的意識形態之間進行錯誤的區分。相反,否定性的意識形態概念則本身擁有一個內在的區分標準,可用來評判各種思想,而不論及它們的階級出身。對於馬克思來說,“意識形態的”是那些掩蓋矛盾的思想所具有的一種屬性。隻要掩蓋矛盾的還是那些實際的控製係統,意識形態就必然要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相反,對於肯定性意識形態概念來說,“意識形態的”是所有為階級利益服務的思想所具有的品格,無論它們是什麽。由此,意識形態和階級之間的關係就被改變了。對於馬克思來說,“無產階級意識形態”思想完全是外來的;而對於第一代馬克思主義者來說,每一個階級都有它自己的意識形態,或至少有一種意識形態為其利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