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研究

五、具體性原則

字體:16+-

馬克思研究人學的根本特點,是從現實的人出發,研究具體的人。馬克思人學思想的一個突出貢獻,就在於用現實的、具體的人及其曆史的科學來代替對於抽象的人的空洞議論。在馬克思看來,在不同的曆史發展時期和不同的社會集團,人是不同的。特別是在階級社會中,人是劃分為階級的,人性是帶有階級性的。在談到工人和資本家時,馬克思指出:“這種生產方式的主要當事人,資本家和雇傭工人,本身不過是資本和雇傭勞動的體現者,人格化,是由社會生產過程加在個人身上的一定的社會性質,是這些一定的社會生產關係的產物。”[1]在談到黑人時,馬克思強調:“黑人就是黑人。隻有在一定的關係下,他才成為奴隸。”[2]

因此,《德意誌意識形態》、《反克利蓋的通告》、《共產黨宣言》等著作對以抽象“人性論”為基礎的“真正的社會主義”,進行了無情的嘲諷和係統的批判。馬克思指出:按照“真正的社會主義”的說法,“我們都是人”,不要分什麽資產者或無產者,那麽,“為什麽要分什麽人、獸、植物、石頭呢?我們都是物體!”[3]又說,用“全人類”、“人道”等華麗的詞句來解釋曆史,“這隻會使一切實際問題變成虛幻的詞句”[4]。這種宣傳“如果被工人接受,就會使他們的意誌頹廢”[5]。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曆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在分析1848年的革命進程時,馬克思認為失敗的基本原因之一,是人民群眾聽信“博愛”的甜言蜜語。1871年他剖析了巴黎公社的錯誤,指出“如果他們將來戰敗了,那隻能歸咎於他們的‘仁慈’”[6]。

是具體的人還是抽象的人,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在馬克思創立和發展唯物主義曆史觀的進程中,他不時地提出這個問題。1880年,他在一篇關於阿·瓦格納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書評中又強調了這個問題。瓦格納在他的教科書中離開社會生產抽象地談論人、需要和價值,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如果這裏指的是‘一般的人’這個範疇,那末他根本沒有‘任何’需要;如果指的是孤立地站在自然麵前的人,那末他應該被看做是一種非群居的動物;如果這是一個生活在不論哪種社會形式中的人,——瓦格納先生就是這樣假設的,因為他的‘人’,雖然沒有受大學教育,但至少會說話,——那末出發點是,應該具有社會人的一定性質,即他所生活的那個社會的一定性質,因為在這裏,生產,即他獲取生活資料的過程,已經具有這樣或那樣的社會性質。”[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