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經典,最為直接的是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手稿、書信和著作,並成為後人對馬克思主義進行“解讀”的直接第一手“文本”。[1]從世界範圍看,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的解讀和研究在馬克思在世時就已存在。在我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翻譯和研究的曆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新中國成立前的部分著作的翻譯和研究階段;二是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的係統翻譯和研究階段;三是自改革開放至今的重新翻譯和深入研究階段。[2]特別是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出現了以“重讀馬克思”、“回到馬克思”為口號和標誌的“文本解讀”熱。[3]
在這一解讀熱潮中,學者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解讀什麽”;另一個是“如何解讀”。前一方麵涉及的實際是解讀的“文本”(版本)問題;後一方麵涉及的實際是解讀的“方法”問題。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單就中文一版來說,就有50卷53冊,而中文二版(曆史考證版MEGA2),自1995年到2008年已出21卷,計劃出70卷。關於文本研究,國內學者分別相對集中於兩個方麵:一方麵是側重文本的“內容”研究[4];另一方麵是側重文本的“版本考證”研究[5]。對於前者,學者們或者選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一部或幾部經典文獻,進行集中的係列解讀。如對馬克思的《博士論文》、《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6]、《德意誌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的解讀,對恩格斯《反杜林論》、《自然辯證法》、《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的解讀,對列寧《哲學筆記》、《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的解讀;或者圍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某個時期的思想,結合相關文本進行集中研究和解讀,如對青年馬克思思想的研究、成熟馬克思思想的研究等;或者抓住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某個概念或主題,結合相關文本進行深入研究和解讀,如研究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市民社會概念、國家概念、實踐概念、曆史概念、異化概念,馬克思的哲學思想、人學思想、政治思想、經濟思想、法學思想、倫理思想,列寧的國家理論、階級理論、帝國主義理論等。對於後者,學者們主要是選取和抓住馬克思主義的某些經典文本進行具體的版本考證,如對《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誌意識形態》[7]、《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的版本考證,以期完整、全麵、客觀地理解、把握和評價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