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觀是以哲學觀為基礎,以科學活動和科學理論為對象,關於科學的本質、特點、結構及發展規律等問題的理論。科學觀受到哲學觀的支配,它的首要問題是回答科學是什麽。在一定意義上說,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影響到了科學觀的其他內容。馬克思主義科學觀,在主要內容上,包括多維度的科學概念、科學主體觀、科學對象觀、科學結構觀等等。
(一)科學的概念與特征
1.作為“實驗的科學”
“科學是實驗的科學”,是對自然界的精神占有,是“人類理論的進步”[1]。這是馬克思對自然科學的認識,也是馬克思對科學本質特征的把握。馬克思在《神聖家族》中論及培根時說:“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是培根。在他眼中,自然科學是真正的科學,而以感性經驗為基礎的物理學則是自然科學的最重要的部分。”馬克思認為,“科學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歸納、分析、比較、觀察和實驗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條件。”[2]馬克思對科學實證本質的認識,基於19世紀科學內在地對於科學實驗的依賴性,繼承了近代理性主義傳統。
首先,馬克思認為,“感性必須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科學隻有從感性意識和感性需要這兩種形式的感性出發,因而,科學隻有從自然界出發,才是現實的科學。”[3]這是對科學進行唯物主義理解的基本原則。
其次,科學以之為基礎的感性,不是由“日常的經驗”構成的,而是以科學實驗和工業這兩大實踐活動為基礎的。在《資本論》第一卷序言中,馬克思指出,物理學家“是在保證過程以其純粹形態進行的條件下從事實驗的”。科學研究的這種方式本身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以這種方式得到的“感性經驗”就不同於“日常經驗”。從曆史上看,近代科學的誕生,首先是對日常經驗和由日常經驗得到的成規的突破。日常經驗構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基礎,形成了支配人們日常生活的常識。但日常經驗的非批判性和表象性,卻往往限製了人們對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進一步認識。馬克思說:“日常經驗隻能抓住事物誘人的外觀,如果根據這種經驗來判斷問題,那麽科學的真理就會總是顯得不近情理了。”他指出,“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以及水由兩種易燃氣體所構成”,從日常經驗看就是“不近情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