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與韋伯社會理論比較研究

第一節 馬克思與韋伯比較研究的前提

字體:16+-

馬克思和韋伯的時代相隔近半個世紀,但他們的生平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果以韋伯晚年具有總結意義的《學術與政治》來反觀,兩人的人生經曆無非是以學術和政治作為畢生的“誌業”。馬克思作為無產階級職業革命家,卻接受過係統的學術訓練,並一度試圖謀求大學教職;韋伯是一位大學教授,卻不是一個局限於書齋的學院派,聲稱“我根本不是一個真正的學者”,“科學研究對於我首先是一種業餘消遣”[5]。馬克思以“改變世界”而不是“解釋世界”來自期自許;韋伯“屬於最後一代的‘政治教授’”,“在對學術做出超然的貢獻之餘”,“同時還是政治上的領導人物”[6]。兩人都是學者,一生之中的主要工作都圍繞著述展開,艱苦的研究工作卻都嚴重地損害了他們的健康。雖然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和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在他們生前就已經產生重大的社會反響,但其主要著作卻是在身後才得以麵世[7],並產生世界性的影響。[8]兩人都是政治家,雖然都對現實的政治運動滿懷熱情,但實際從政的經曆卻很有限。馬克思曾積極投身1848年革命,並一度中斷學術研究來領導“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韋伯曾作為德國代表團顧問,參加過“凡爾賽和談”,還擔任過魏瑪憲法起草委員會的顧問。遺憾的是,這些時期在兩個人的一生之中都很短暫,他們在現實的政治生活中,更多的是扮演“思想導師”或是“精神領袖”的角色,最終他們還是選擇回到書齋反思時代的精神。為什麽馬克思與韋伯具有如此相似的人生軌跡呢?馬克思在中學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給出了答案:

如果我們生活的條件容許我們選擇任何一種職業,那麽我們就可以選擇一種使我們最有尊嚴的職業;選擇一種建立在我們深信其正確的思想上的職業;選擇一種能給我們提供廣闊場所來為人類進行活動、接近共同目標(對於這個目標來說,一切職業隻不過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職業。[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