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與韋伯社會理論比較研究

文化論與製度論的統一:論韋伯學說的思想主題

字體:16+-

韋伯與馬克思、塗爾幹並稱為西方古典社會理論的三大創始人,共同奠定了現代社會理論的基礎,影響了我們對現代社會的認識。然而,與馬克思和塗爾幹相比,韋伯的學術形象卻並不是那麽鮮明。雖然海德堡的“韋伯圈”早已聞名,囊括了文德爾班、李凱爾特、拉斯克、特勒爾奇、桑巴特、騰尼斯、西美爾、雅斯貝爾斯、盧卡奇、布洛赫等在內的一大批學者,但始終沒有形成任何形式的“韋伯學派”或是“韋伯主義”。韋伯確屬身後聲譽日隆的學者,其思想乃是經過後人的詮釋才廣為流布。帕森斯是將韋伯引入英美學術界的關鍵性人物,其博士論文以《德國最近文獻中的資本主義概念》為題,並將《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和《經濟與社會》翻譯為英文。從本質上講,帕森斯對韋伯的詮釋是為自己的結構功能理論服務的,並不忠實於韋伯思想的原貌,甚至存在著某些歪曲。無獨有偶,伴隨著美國在思想文化領域大力輸出以結構功能主義為骨幹的“現代化理論”,帕森斯的韋伯詮釋一度成為韋伯研究界的主導範式。然而,1964年德國社會學會在海德堡舉行紀念韋伯誕辰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會議安排了三篇主要論文,分別是帕森斯的《價值中立與客觀性》、馬爾庫塞的《工業化與資本主義》和阿隆的《韋伯與權力政治》。在這次會議上,馬爾庫塞、阿隆等人與帕森斯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為我們呈現出一個非帕森斯化的韋伯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申明了韋伯學說的本意。隨著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韋伯複興”,韋伯研究界出現了“去帕森斯化”的熱潮。1972年美國社會學會的年會上出現了《韋伯在美國社會學中的帕森斯化》一文,1975年柯亨、哈澤裏格和波培三人在《美國社會學刊》上發表了《去帕森斯化韋伯:對帕森斯就韋伯社會學之詮釋的批評》,此後又發表了《關於韋伯和塗爾幹的差別:對帕森斯之融合說的批評》。20世紀70年代後,以帕森斯為代表的結構功能主義在韋伯研究界的地位出現動搖,韋伯思想詮釋出現了一個“範式轉換”的過程。可見,韋伯思想的傳播史顯得異常複雜,充斥著遮蔽與去蔽。筆者認為,完整把握韋伯學說的思想主題,應堅持文化論與製度論相統一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