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思想家的當代價值,不在於從他們那裏為“金融危機”和“占領華爾街”之類的當代問題找到隻言片語的論斷,因為“新思潮的優點就恰恰在於我們不想教條式地預料未來”[1]。否則,思想就與占卜無異。思想更接近於一種反思,其價值更多的是通過效應史才得以充分地彰顯。思想家的遺產往往包含著對其所處時代的深刻理解,以及對所處時代問題的“診斷”。對於資本主義時代,也就是廣義的現代,以馬克思、韋伯和塗爾幹為代表的經典社會理論家的“診斷”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影響。在現代西方學術視野裏,馬克思被視為批判的社會理論傳統的開創者,與塗爾幹集大成的實證的社會理論傳統、韋伯開創的解釋的社會理論傳統一起,並稱為經典社會理論的三大傳統。[2]現代學者如果試圖在社會理論領域有所建樹的話,勢必要通過反思馬克思、韋伯和塗爾幹的學說才能夠獲得學術話語權。例如,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都是在綜合以馬克思、韋伯和塗爾幹為代表的經典社會理論的基礎上而完成自身的體係建構的。筆者認為,應當從經典社會理論理解馬克思思想的當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