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恩大學的學科設置和這位從特裏爾來的高級中學學生之前所學的東西非常接近,因此對他沒有產生什麽吸引力。卡爾·馬克思在這兒的兩學期首先參與到學生集體生活中去,有一次甚至因為夜間酗酒喧嚷而被關禁閉一天一夜,他還與一個“普魯士人”決鬥——隻輕微受傷——以此來“表現”自己。他的主要事情是寫下無數獻給他的戀人燕妮和可敬的父親的詩篇。幾年後他銷毀了這些作品中的多數。保留下來的作品隻在推動馬克思個人心理研究方麵值得重視。給馬克思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施勒格爾(A.W.Schlegel)關於荷馬(Homer)和普洛佩提烏斯(Properz)的哀歌的一些講座。最後馬克思對自己在波恩虛度的一年非常不滿,於1836年冬季學期前往柏林,認真學習法學。
他在柏林開始那些年思想發展的主要標誌首先是,他於1837年11月10日給父親的一封著名的信。在信中,他報告了自己濃厚的讀書興趣,以及嚴格依據羅馬法學傳統製定“法學體係”的諸多嚐試。有關羅馬法學傳統的知識,他大概是從弗裏德裏希·卡爾·馮·薩維尼(Friedrich Karl von Savigny)的講座了解到的。當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體係”時,他認識到“全部努力都是錯誤的”。他“再次明白,沒有哲學就無法深入”。最後,一位醫生勸這位過度疲勞的學生到施特拉勞(Stralow)——柏林附近——去休養。在休養期間,他“從頭到尾讀了黑格爾的著作,也讀了他大部分弟子的著作”[1]。由於黑格爾,也可能首先由於黑格爾的弟子愛德華·甘斯(Eduard Gans),馬克思現在“向現實本身”去尋找“觀念”,而不再是由觀念演繹出現實。
青年黑格爾派
由於對黑格爾著作的全麵了解,馬克思很快被吸收到柏林青年黑格爾派的圈子裏。柏林的青年黑格爾派在咖啡館和私人住所集會,以“博士俱樂部”而著稱。在這裏,馬克思把阿道夫·魯滕堡(Adolph Rutenberg)、卡爾·弗裏德裏希·科本(Karl Friedrich K?ppen)尤其是神學家和哲學家布魯諾·鮑威爾看作是自己重要的朋友。科本於1840年出版了《弗裏德裏希大帝和他的敵人》一書,在書中,他抨擊了當時普魯士在理想主義的、得到啟蒙了的國王統治下的充滿幻想的、反動的政策。黑格爾和青年黑格爾派後來還引起了莫澤斯·赫斯(Moses Hess)對曆史哲學的思考。魯滕堡成為政論家,同阿爾諾德·盧格(Arnold Ruge)建立起聯係,盧格的《德國科學和藝術年鑒》(1811~1843)是青年黑格爾派或左派黑格爾分子的重要思想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