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理性、自由與實踐批判:兩個世界的內在張力與曆史理念的動力結構

一、曆史向世界曆史轉變:從傳統到現代的巨大變遷

字體:16+-

馬克思世界曆史理論以宏大的曆史眼光和深刻的哲學智慧,揭示了以機器大工業為物質技術基礎、以資本邏輯為核心法則的現代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在開辟世界市場、形成世界文學、民族曆史轉變為世界曆史的過程中所具有的基礎性地位和變革功能。

1.擺脫“地域的和政治的偏見”:“現代之子”誕生的世界曆史意義

馬克思世界曆史理論有其孕育、萌發和誕生、發展的過程。考察、挖掘和整理這一過程,是有待開墾的一片巨大的處女地,一座豐富的思想寶藏。[1]

(1)航海業、貿易和工業:封建歐洲的衰落和現代市民階層的興起

在《克羅次納赫筆記》中,馬克思世界曆史理論已經播種並有所綻露:現代經濟關係(航海業、貿易和工業)在衝擊、解構中世紀封建主義的同時,孕育著現代歐洲開辟世界曆史的經濟根源和原始動力。《克羅次納赫筆記》這部“以法國革命為主線的曆史學摘錄資料”,是青年馬克思“自己獨立走向社會曆史本體的極重要的一個方麵”[2]。“《克羅次納赫筆記》的焦點意識明顯是歐洲國家封建社會的曆史。……本來,馬克思是想著力弄清楚政治在曆史中的作用,而他卻無意識地不斷體認到,圍繞財產的所有製實際上才是社會曆史結構的真正基礎。”[3]“在《克羅次納赫筆記》第一冊的開始,馬克思在格·亨利希的《法國史》中主要關注了法國16世紀末以前社會政治結構中議會的形成。其中,馬克思摘錄出軍事製度與財產製度的關係,他看到封建主義在‘歐洲的衰落,由航海業、貿易和工業促進’,並由市民階層的興起造成。……如果說,前不久在《萊茵報》時期馬克思是無奈地發現:‘物質利益總是占上風的’,而此時,他則在曆史發展中開始麵對財產是整個曆史(私有製社會)的基礎這個曆史事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