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理論思維的前提批判:論辯證法的批判本性

四、本體論的前提批判

字體:16+-

作為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哲學在人類創造自己的生活世界並實現人類的自我發展的各種基本方式中,它的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獨特價值,是同哲學的“形上”本性和“本體”追求密不可分的。哲學的自我前提批判的基本內容可以歸結為本體論的前提批判。

“本體”和“本體論”,是哲學理論中歧義性最大的範疇。在各種不同的哲學理論框架中,“本體”都有其不同的理論內涵和曆史的規定性。但是,從人類的本體論追求的基本指向和基本價值上,我們可以確認哲學本體論的真實意義。

哲學本體論的產生與發展,是同人類獨特的生存方式密切相關的。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生命活動。人的生命活動不是動物式的“生存”活動,而是人所獨有的“生活”活動。人的“生活”活動是一種“實踐”活動,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誌和意識的對象”[9]的活動。這種“實踐”活動的全部指向與價值,在於使世界滿足人類本身的需要,把世界變成對於人來說是“真善美”相統一的世界。具有曆史展開性的實踐活動是人類思維的最切近最本質的基礎。基於人類實踐本性的人類思維,總是渴求在最深刻的層次上或最徹底的意義上把握世界、解釋世界和確認人在世界中的地位與價值,這就是恩格斯所說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曆史的終極目的來說”[10]的思維的“至上性”要求。以實踐為基礎的思維的“至上性”要求,構成哲學的本體論追求:所謂“本體”,就是判斷、解釋和評價人的全部思想和行為的根據、標準和尺度;所謂“本體論”,就是關於這種根據、標準和尺度的理論;所謂“本體論追求”,就是指向這種根據、標準和尺度的哲學活動。這就是哲學的“形上”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