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解”、“治療”、“改造”傳統哲學為出發點,立足於人的文化世界,集中地進行哲學前提的自我批判,用各異其是的概念框架、解釋原則和方法論而拓展迥然有別的哲學道路,這是現代西方哲學各種流派的共同特征。
在現代西方哲學中,實證主義、存在主義、實用主義、結構主義、科學哲學、分析哲學、符號哲學、文化哲學、解釋理論、批判理論、意義理論、解構理論,真可以說是流派紛呈,各領**,相互批判,此消彼長。它們分別聚焦於人類文化的某個方麵、環節或特征,並由此出發構成各自的哲學“統一性原理”;又以其他流派的“統一性原理”為對象,批判地揭示這些“統一性原理”的內在矛盾,不斷地形成對哲學的新的理解與解釋。正因如此,所謂“元哲學”問題在現代哲學中凸顯出來了。
對哲學前提的文化批判,在現代西方哲學中主要表現為四種路數:其一是站在實證科學(主要是自然科學)的立場上,試圖用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來改造哲學,把哲學變成“科學的邏輯”,這就是邏輯實證主義的哲學前提批判;其二是試圖通過語言分析來實現哲學的自我“治療”,迫使哲學放棄自認為比科學本身認識得更多更好的“虛妄”主張,把哲學變成純粹的語言分析,這就是語言分析哲學的哲學前提批判;其三是把語言視為人類的存在方式,通過語言的解釋來詮釋人文世界的“意義”,這就是哲學解釋學乃至廣義的文化—意義哲學的哲學前提批判;其四是以本質主義與存在主義的對立為前提,集中地考察人作為存在者的“存在”,這就是存在主義哲學的哲學前提批判。
(一)把哲學變為“科學的邏輯”
“拒斥形而上學”,是19世紀30年代以來的實證主義,特別是邏輯實證主義的旗幟和出發點。H.賴欣巴哈以《科學哲學的興起》為題,係統地闡述了邏輯實證主義對傳統哲學的前提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