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學與近代世界

第五章 浪漫主義的反作用浪潮

字體:16+-

我在上一章中曾描述了18世紀從前人那繼承下來的狹隘而又富有效率的科學概念體係對於當時所產生的影響。這一體係是與創立奧古斯丁(Augustinian)神學非常相似的思想的產物。新教的加爾文主義(Calvinism)和天主教的詹森主義(Jansenism)都展現了人在不可抗拒的聖寵麵前是無能為力的:當前的科學體係也展示了人在不可抗拒的自然機製麵前是無能為力的。神性的機械論和物質的機械論是範圍局限的形而上學和邏輯清晰的智力產生的怪異問題。17世紀也有天才,也將混沌的思想清理了一番。18世紀繼續以無情而高效的方式進行清理工作。科學體係比理論體係持續時間更為長久。人類很快就對不可抗拒的聖恩失去了興趣,轉而欣賞起效用高的工程學,工程學就源自於科學。在18世紀的前二十五年,喬治·貝克萊對係統的整個基礎提出了他的哲學的批判,但他沒能攪動思想的主流。在上一章中,我發展了與他平行的理論,這個理論最後引導出一個思想體係,即把自然建構在機體的概念之上,而不是物質的概念上。在本章中,首先我打算了解文化界人士是如何看待機製論和機體論對立的。隻有在文學中,人性的具體外貌才能表現出來。因此,如果我們希望發現一代人內心的想法,就必須去閱讀文學著作,尤其是詩歌和歌劇等更為具體的形式。

我們很快發現,西方人展現出許許多多的一些特性,而這些特性常被認為是中國人的獨有特質。常常使人驚訝的是,中國人信仰兩個宗教:一會兒相信儒教,一會兒又相信佛教。是否這是真的我並不清楚,我也不知道如果是真的,這兩種看法是否真的不相容。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類似的情況在西方也出現過,並且涉及的兩種看法確實不相容。建立在機製論基礎上的科學唯物論與一種堅定的信念緊密結合在一起,這種信念認為,世上的人和高等動物是由自主的機體所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