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生產力對社會主義社會來說固然極為重要,但它並不會自然而然地帶來社會主義目的的實現。要實現社會主義的目的,還需要有一定的社會條件。資本主義製度的不合理性在於它現存的生產關係——生產資料私有製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發展。在馬克思、恩格斯之前,空想社會主義者均看到了這一點。在他們看來,私有製是一切苦難、不平等的根源。因此,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建立生產資料公有製是社會主義製度的基礎,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一個根本區別,也是社會主義的一條基本原則。
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強調,任何革命都要消滅先前存在的生產資料所有製關係,因此它不是共產主義所獨具的特征。共產主義的特征不是廢除一般的所有製,而是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製。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製”[27]。《宣言》還提到“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製關係實行最徹底的決裂”[28]。《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也指出:《宣言》的任務“是宣告現代資產階級所有製必然滅亡”[29]。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隻有消滅資本主義私有製,才能“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鬥爭”[30]。列寧在把科學社會主義這一理想變為現實時,也多次強調“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要“以生產資料和流通手段的公有製代替私有製”[31]。
對於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消滅私有製的論斷,必須做正確的理解和把握。其一,消滅私有製,必須有一個過程,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在《宣言》的前身《共產主義原理》中,恩格斯說,消滅資本主義私有製要有條件和過程,不可能一下子實現。“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現有的生產力擴大到為實行財產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樣。因此,很可能就要來臨的無產階級革命,隻能逐步改造現實社會,隻有創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產資料之後,才能廢除私有製。”[32]其二,對消滅私有製的條件必須正確地理解。如果不根據具體的曆史條件而作機械教條的片麵理解,不對馬克思、恩格斯全部理論著作和理論體係作科學的理解,將這些思想主張到處套用,那就會造成極大的貽誤。蘇聯當年在經濟體製上就曾一度按《宣言》表述的思想建立起以生產資料國有化為基礎、以高度集中的國家計劃和分配體製為特征的經濟體製,結果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我國1958年以後的全盤公社化,片麵追求所有製的“一大二公”,同樣使生產招致了嚴重後果。蘇聯、東歐在經濟體製改革過程中,由於沒有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改革方向,結果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實行了全盤私有化。在中國,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堅持在所有製結構上進行了調整和改革,發展了多種所有製經濟,確立了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這種基本經濟製度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