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學社會主義基礎研究

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創立的社會曆史條件

字體:16+-

1.資本主義矛盾的尖銳化

19世紀中葉,歐洲經濟上已進入工業革命階段,政治上基本確立了資本主義製度。它一方麵推動了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另一方麵也使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充分暴露出來。

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生產越來越社會化。在一個企業內部,原來由一個人或少數人使用的簡單手工工具變成隻能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分散的個體勞動變成許多人分工協作進行的社會化大生產;產品已不是一個人製成的,而是由許多人共同生產出來的。整個社會以及各個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關係、相互依賴程度大大提高了,社會已經聯成一個統一整體。

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過程和勞動產品已經社會化了,但生產資料占有形式卻沒有相應地改變,仍然是資本家私人占有。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使資本主義陷入了嚴重的悖論之中:使用生產資料、創造勞動產品的人不擁有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擁有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的人不使用生產資料,不創造勞動產品。生產社會化同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的不相容性在這裏尖銳地表現出來。生產社會化程度越高,資本主義私人占有製同社會化生產力的矛盾就越尖銳。生產社會化同資本主義私人占有製的這種不相容性,構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它包含著現代社會一切衝突的萌芽。

這一矛盾在經濟上表現為每個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以及生產能力的巨大增長同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釀成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從19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短短30年時間內,歐洲暴發了三次大規模的經濟危機。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發生普遍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以來,隨後在1836年、1847年發生了同樣的危機。在經濟危機中,一方麵是生產無限擴張,越來越多的商品壓向市場;另一方麵是無產階級的失業和貧困,購買力較弱。由此導致商品滯銷,商業停頓,企業破產,工人失業,大批積壓的商品被銷毀,生產力遭到極大的破壞。經濟危機向人們展示的是一個慘不忍睹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