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性問題是曆史哲學中的重要問題。曆史有沒有一個本來的真實麵目?人們能否透過曆史研究認識曆史的真實麵目?由於後現代思潮的影響,相對主義和懷疑主義日益活躍,在文學和文化理論中盛行之後,也浸透到了曆史學中。和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其他學科一樣,後現代曆史哲學的興起意味著知識的不確定性,表征的則是社會的不確定性。以往建立在神學或科學基礎上的確定性認識,在20世紀中後期以來受到強烈的質疑。一股失望的潮流席卷全球,許多人失去了確定性的信念,覺得現在轉瞬即逝,過去難以琢磨,未來更是無法預料。後現代曆史哲學對客觀性問題的質疑,是通過三種相互關聯的途徑展開的:
一是把語言符號和事實等同起來,認為不存在獨立於語言符號的純粹事實,語言本身就是自足的領域,它的意義存在於語言遊戲之中,亦即語言的網絡之中。在德裏達看來,曆史事實永遠被語言覆蓋著,語言的功能又被文化規範的影響掩蓋著。人類不可避免地陷於語言的牢籠之中,沒有任何理由把曆史研究與語言研究視作完全不同的東西,曆史寫作必須運用語言。
二是重新引入修辭學。隨著結構語義學、邏輯學和詩學的發展,西方學術界開始了重建修辭學的努力,修辭學零度、形象化表達的空間、轉義度、隱喻度、義位轉換法等概念得以提出,“隱喻的真理”幾乎成為唯一的真理。隱喻不僅僅是名稱的轉用,也不僅僅是反常的命名,究其實質,隱喻是對語義的不斷更新,換言之,一切語義都隻有以隱喻的方式才能得以描述。研究曆史著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特別注重其文學性的一麵。隻要曆史研究依然以通常的教育言辭和寫作作為表述往昔的優先方式,就會繼續保持修辭性和文學性,曆史學家的工作就依然保留“文學性”,而不可能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學的話語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