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靜水深流:哲學遐思與文化斷想

今天馬克思仍然“在場”

字體:16+-

策劃人(《光明日報》記者梁樞)語:

中國哲學界對馬克思的“重讀”,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為我們對馬克思哲學的再認識提供了波瀾壯闊的思想舞台。參加本次訪談的五位學者,既是這場“重讀”的主要參與者,也是見這次“重讀”的證人。近年來,他們都有新的關於馬克思哲學的研究著述問世,如孫正聿的《理論思維的前提批判》、俞吾金的《意識形態論》、楊耕的《為馬克思辯護》、張一兵的《回到馬克思》、衣俊卿的《回歸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學》等。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以及它們在學界所產生的廣泛影響,似可表明這樣一個事實:伴隨著中國社會全麵進步,我們對馬克思哲學長達二十年的“重讀”也在逐漸走入成熟期。為這次訪談所設計的三個論題,雖不可能完整地展示五位學者在“重讀”過程中所取得的思想成果,但應該能夠顯示他們在一些焦點問題上達到了一種什麽樣的思想深度。

馬克思哲學的主題:是人還是物

楊耕(北京師範大學哲學係教授):馬克思所麵對的是一個由資本關係所造成的人的生存狀態全麵異化的社會。在馬克思看來,哲學的迫切任務就是揭露這種異化及其根源。然而,傳統哲學包括近代唯物主義無法完成這一任務,這是因為,傳統哲學中的存在是脫離了現實的人及其活動的抽象存在、“抽象物質”,從這樣的抽象本體出發,人們無法認識和把握現實。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一開始就對傳統哲學包括近代唯物主義持一種批判態度,並把哲學關注的中心從超驗世界轉向“感性世界”,從整個世界轉向人類世界,從宇宙本體轉向人的生存本體,對人的生存狀態的異化形式給予深刻批判,對人的自由而全麵發展給予深切關注。對於馬克思哲學來說,“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消除人的生存狀態的異化形式,“確立有個性的個人”,實現人的全麵發展。這樣,馬克思的哲學就在哲學史上實現了哲學主題的根本轉換,實現了對人的現實關懷和終極關懷的統一。在我看來,這是全部哲學史上對人的生存和價值最激動人心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