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靜水深流:哲學遐思與文化斷想

社會發展中的自然形態與派生形態

字體:16+-

在社會形態更替過程中,存在著自然形態和派生形態兩種基本情況。當各個民族或國家處於封閉狀態時,每一個民族的發展都要重複“同一的曆史必然性”,社會發展的模式以自然形態為主;當民族之間的交往步入區域性、世界性之後,社會發展中的派生形態開始出現,並逐漸成為社會發展中的普遍現象或常規現象。

所謂自然形態,是指外部因素、外部關係對該民族或國家的發展影響極小,可以忽略不計,發展主要是由本民族或國家的內部因素、內部關係決定的。按照現代社會發展理論,自然形態屬於內源發展。古代文明圈,即中國、印度、希臘、埃及等文明的發展幾乎都是內源發展。中國封建社會和西歐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也屬於內源發展。這些發展基本上是在各個民族或國家彼此隔離、互不幹擾的情況下完成的。從總體上看,在資產階級開創世界曆史之前,自然形態是社會發展中的主導類型。

自然形態占主導地位的前提是,環境是孤立封閉的。按照馬克思的觀點,自然形態是該社會的各種要素和關係“自然發生”的過程,這一發展過程的各個階段則是該社會“自然的發展階段”。馬克思十分重視對社會的“自然發生”分析,並認為,“人的依賴關係(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而遠古時期的人則是“原始的、通過自然發生的途徑產生的人們”。

即使是自然形態,也有其典型形態,如亞細亞或東方社會的典型,西歐資本主義製度的典型,等等。中國封建社會是東方社會的典型,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中國是東方社會的“活的化石”,體現著“一切東方運動的共同特征”。資本主義的發生有三條道路,即從原始公有製的“崩潰”中產生,從奴隸製的“解體”中產生,從封建製度的“衰亡”中產生(馬克思語),其中,從封建製度的衰亡中產生是資本主義製度自然發生的典型。不僅如此,資本主義的不同方麵也有各自的典型。馬克思就認為,英國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典型,法國則是資本主義政治發展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