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正義”“平等”等問題一樣,自由也是缺陷性社會中的超越性訴求在意識形態層麵的反映:正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不自由、不正義、不平等,所以它們才作為一個需要被解決的時代問題一再被分析和討論。西方傳統理性哲學對此的一個總體解決方式是,在思維的邏輯序列上找到一個堅固的支點,按照既定的邏輯去推演整個世界。在這一過程中,世界觀、真理觀、價值觀、自由觀等觀點作為一係列的“副產品”脫穎而出。問題在於,自西方哲學近代從本體論到認識論的轉向以來,這些“副產品”就麵臨著一個揮之不去的尷尬:如何讓理論取得現實的支持?在答案未果的情況下,主體如何到達一種自由的狀態,始終是整個西方哲學的一個重要話題。即使在馬克思那裏,“人的自由全麵發展”也被設定為未來社會發展的目標。在眾說紛紜的自由觀背後,是不同的邏輯形式及其時代文明的支撐。
在自由觀的問題上,阿多諾批判的火力主要集中在意識形態領域。他不僅批判了傳統理性自由觀的思維形式,指出了它們從來就沒有“自由”過,而且還指出了對自由的思考本身就是“不自由”的。與“否定的辯證法”中的差異性邏輯一樣,阿多諾在“否定性”的批判中也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對自由的理解。總體上來看,其自由觀有兩副麵孔:相對於傳統對自由原型的肯定性膜拜態度,阿多諾的自由觀是否定的、破壞性的;相對於否定的辯證法的差異性邏輯,它又是建構性的,它力圖在差異性邏輯的基礎上實現主客體之間的“自由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