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家納克斯在《不發達國家的資本形成問題》一書中提出了“貧困惡性循環論”的觀點。納克斯認為,資本稀缺是阻礙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鍵,發展中國家在宏觀經濟中存在著供給和需求兩個循環。從供給方麵看,低收入意味著低儲蓄能力,低儲蓄能力導致資本形成不足,資本形成不足使生產率難以提高,低生產率又造成低收入,這樣周而複始,完成一個循環。從需求方麵看,低收入意味著低購買力,低購買力使投資引誘不足,投資引誘不足使生產率難以提高,低生產率又造成低收入,這樣周而複始又完成了一個循環。兩個循環互相影響,使經濟情況無法好轉,經濟增長難以出現。
從納克斯的分析看,如果收入水平高,儲蓄能力強,投資規模大,產業的發展會迅速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進而進入一個更高的循環。另一方麵,收入水平高也會擴大消費需求。因此,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突破低儲蓄率,通過國家集中財力或者借助外力加大投資是打破上述惡性循環的關鍵。
“貧困惡性循環論”在幫助我們認識貧困形成的機製上,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單純從經濟上分析貧困機製是片麵的。實際上,貧困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是有形貧困與無形貧困的結合體。文化貧困主要表現在文化結構、內容、形式的“貧瘠”,文化意識的保守及價值觀與思維方式的陳舊落後等方麵。貴州喀斯特少數民族地區除了最典型的酒文化現象,很少有現代文化的影子。這些隱性因素的存在,使當地人在環境惡劣和人口增長的雙重壓力下,為了生存需要而采取原始、盲目的經濟開發行為,導致人地關係惡化。也正是因為這種缺乏經濟支撐的文化態勢和缺乏文化基石的經濟擇向二者的惡性互動,加劇、加深了這類地區深層次的貧困,且積重難返。隻有通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道德修養,倡導新型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使人們樹立協調共生的人地觀,才能推動社會經濟全麵發展。經濟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文化進步,保證了人地關係的良性發展。貴州喀斯特山區扶貧的實踐證明,即使在自然條件極端惡劣,資本供給極端貧乏,當地居民購買力極為低下的喀斯特山區,隻要進行適當引導,在提高當地人的消費意識、勞動意識、財富意識以及提供示範樣板的基礎上,貧困地區完全可以突破貧困的惡性循環。例如,貴州花江峽穀區,區內喀斯特發育複雜,環境封閉,耕地地塊小,地表水嚴重缺乏,人口壓力重,少數民族人口多,資源開發強度高,環境退化十分嚴重,是貴州省內生存環境極端惡劣的貧困地區之一,在傳統農業生產模式與脆弱的喀斯特峽穀生態環境的雙重影響下,貧困問題十分突出。199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僅651元,人均糧食僅有181kg,且以玉米、紅薯等粗糧為主,尚不能滿足農戶的基本生存需求。1993年以來,依靠政府扶貧,首先在查爾岩村和雲洞灣村部分農戶中實施花椒種植項目,在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情況下,許多農戶在政府幾乎沒有扶持的情況下,自動購置花椒苗、砂仁苗等進行大量種植,發展特色農業。到2000年,除水淹壩、板圍、孔落箐三個村尚未擺脫貧困外,其餘各村均已脫貧。雲洞灣、查爾岩年收入超過5萬元的農戶已不在少數。不僅如此,各村還充分利用本地優勢發展特色農業,使該區農戶貧困狀況迅速得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也得到了提高。另外,農戶對改變家鄉窮山惡水的自信心明顯增強,農戶在食品消費方麵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以吃玉米飯為主轉變為以吃稻米飯為主,家庭食品消費中食用油的消費明顯增加,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水土流失也得到了有效遏製。可見,提供資本的初始供給與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在突破貧困的惡性循環中是同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