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是在亞熱帶喀斯特脆弱生態環境下,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乃至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被破壞,水土流失,基岩逐漸**,土地生產力衰退喪失,地表在視覺上呈現類似於荒漠景觀的演變過程。
圖8-1 喀斯特石漠化景觀
(左:紫雲,右:水城;梅再美攝)
一、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與演替
喀斯特石漠化區域是指地球表麵具有一定範圍的“空間域”;在這個範圍內,生態係統與外部的物質能量交換不平衡,係統內部結構、功能失調,係統的穩定性弱,抗逆性弱,脆弱性強。
貴州省內喀斯特生態環境具有碳酸鹽岩廣布,沉積厚度大,垂直差異顯著,剝蝕作用強,水土流失嚴重,土壤抗蝕年限短,危險程度高,植被覆蓋率低,生態環境脆弱等特征且受人類活動影響越來越頻繁。喀斯特石漠化的地區並不等同於生態環境脆弱區和生態環境質量最差的地區,其特征主要表現為:人為因素→林退、草毀→陡坡開荒→土壤侵蝕→耕地減少→石山、半石山**→土壤侵蝕→完全石漠化(石漠)的逆向發展模式。作為一種區域漸發性災害生態過程,其臨界值域與生態環境的相互作用機製是認識石漠化過程的關鍵。
貴州喀斯特石漠化是在諸多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作用的主要過程是毀林、陡坡開荒、水土流失、岩石**。脆弱的生態環境為石漠化過程提供了條件,不良的人為活動則加速了這一進程。從生態環境演替規律的角度分析,石漠化過程實際上是生境逆向演替過程,它包含了土地環境、植被環境和水環境的退化,即由具有穩定的地質基礎、較厚的土壤、較高生產力的土地,良好植被覆蓋的土地,退化成缺乏植被覆蓋,地質基礎失穩,基岩大麵積**,土地生產力下降的石漠化土地。喀斯特山區石漠化土地的演替極為複雜。組成土地的各因子在內外力作用下的曆史發展都能引起土地的變化,各因子變率有較大差異,導致土地變化的不同步性和難以確定性。地貌是決定喀斯特土地特征及類型的關鍵因子,它的變化最終決定著土地的演替。從貴州喀斯特高原區來看,地貌演替遵循的規律為:喀斯特高原→峰叢中山→峰叢低山→峰林低山、丘陵→峰林丘陵殘丘溶原→溶原。這一變化是極為漫長的地質曆史演變過程。因此,地貌演替引起的石漠化是一種最漫長的變化。演替過程中的每一狀態,都是由植被、土壤、水環境等因子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