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東方的崛起: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反思

第七章 當代中國的三大曆史轉折

字體:16+-

曆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但偉大人物的作用絕不是可有可無的。作為曆史任務的發起者和曆史事件的當事人,偉大人物往往對曆史的進程產生重大的甚至具有決定意義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偉大人物既是他自己,又不僅僅屬於他自己,實際上,他是時代和民族的人格化身。鄧小平就是這樣一位曆史偉人,他領導當代中國實現了三大曆史轉折,即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製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從封閉半封閉型社會轉向開放型社會,從而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曆史進程。僅憑這三大曆史轉折,鄧小平就足以在當代中國史以至整個社會主義建設史上彪炳千秋,而又遑論其他。

一、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1956年,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再次發生了曆史性轉換,即從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與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轉換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按照唯物辯證法,隨著主要矛盾的轉換,事物原有的發展進程便會結束,新的發展進程就會由此開始。這樣,經過1949—1956年這一特殊的過渡階段,中國曆史便由現代進入當代。這也就是說,當代中國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在當代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後的社會生產這一矛盾的實質,就是社會主義製度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這是因為,中國是在資本主義世界體係的曆史背景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個特殊的國度中走向社會主義的,換言之,中國的社會主義製度是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建立在落後的社會生產這一基礎上的。然而,社會主義製度不可能長久地建立在落後的社會生產這一基礎之上。同時,“社會主義製度優越性的根本表現,就是能夠允許社會生產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迅速發展,使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