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哲學經典·宗教哲學卷

維特根斯坦

字體:16+-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出生於維也納,是具有猶太血統的奧地利人,後來長期生活和工作在英國。他起初的興趣是工程學,後來轉到數學,接著又從數學轉到數學原理。從1911年秋至1913年秋,維特根斯坦在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師從羅素,並與懷特海、摩爾經常交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戰俘營裏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主要著作《邏輯哲學論》。戰後,他當過小學教師,做過修道院裏花匠的助手,還為他的一個姐姐設計建造過一幢住宅。1929年,他回到了劍橋大學,十年之後,當選為哲學教授。但是他的教授生涯被第二次世界大戰打斷,到戰爭即將結束前他才回到劍橋。1947年底他辭去教授職位,去過一種隱居生活,並集中精力投入到哲學研究工作中去。1948年秋到1949年早春,他完成了《哲學研究》的寫作。

維特根斯坦的哲學可以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以《邏輯哲學論》為代表,後期以《哲學研究》為代表。這兩期哲學有共同點,即都堅持“語言批判”的立場:一方麵深刻地對語言本身的性質、特點、功能及其與世界和人的生活的關係進行批判的考察,另一方麵批判哲學由於誤解語言所犯的一係列錯誤。然而,這兩個時期又是很不相同的。從語言觀上說,他前期持語言的“圖像論”,後期持語言的“遊戲論”。這兩種語言觀是相對立的,後者可視為對前者的否定,是維特根斯坦自己對自己的思想的自我批判的結果。

前期維特根斯坦認為宗教屬於不可說的神秘領域,後期他認為宗教語言有其自身適用的領域,它不屬於科學所適用的經驗領域,對於信徒是有意義的。

本書選編的“關於宗教信仰的講演”一文選自維特根斯坦的《講演和談話》(1966)。在本文中,維特根斯坦主張語言是與語言使用者的生活方式聯係在一起的。宗教信仰者有其特殊的生活形式,在他們特定語言框架中有一些自類的(sui generis)或特殊的東西,不應按照科學語言和普通的處理經驗事物的理解方式去把握。當一個宗教信仰者以相信末日審判作為他的生活的指南,在待人處世時這一點都縈繞在他心頭,他的這種信仰並非通過推理或訴諸通常的理由來顯現,而是通過對他全部生活的支配來顯現。因此,在評價宗教信仰的真正價值時,不可能有一種統一的全方位的途徑,而必須結合其在信仰者實際生活中展現出來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