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1929—)出生於德國的杜塞爾朵夫,在牢固的新教環境中長大。少時由於齶裂他口齒不清從而難以與人交往,並常被排擠。他為此接受過兩次矯正手術。由於言語的困難他對交流的重要有異於常人的想法,並更喜歡通過書寫與人交流。他先後在哥廷根大學、蘇黎世大學、波恩大學學習哲學、心理學、曆史學、經濟學等,1954年獲得博士學位,1961年在美因茨大學獲得第二個博士學位和大學任教資格。1961年哈貝馬斯成為海德堡大學教授,1964年起在法蘭克福大學教授哲學和社會學,後又成為該校社會研究所所長,1971—1984年他是德國馬普協會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長,接著他成為法蘭克福大學的哲學史教授。
哈貝馬斯被公認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是法蘭克福學派最獨立最引人注目的繼承者。與許多後現代的思想家相反,他認為20世紀人類遭遇的災難是理性的運用不夠充分的結果,他致力於重建“啟蒙”傳統,視現代性為“尚未完成之工程”。但是他認為傳統的理性主義弘揚的是一種工具理性——由單個主體作用於某一區域的物質對象之上,這種理性隻是服務於一既定目標的工具。他提出這種主體意識的理性其實是以主體際的交流為基礎的,正是在這種社會性的交流過程中單個主體習得意義的範疇、價值、自身的角色和曆史,而在這種社會交流中蘊含著一種非工具性的理性。這種交往理性主要在於在有爭議的問題上為達成不偏不倚不被束縛的一致而做出的共同努力。
在“民主的法治國家的前政治基礎?”一文中,哈貝馬斯反思近代啟蒙理性在政教關係和道德問題上的失誤,尋求把宗教引入公共領域的對話平台,發揮宗教在道德意識培養方麵的積極作用。他提出這樣的建議:文化的和社會的世俗化應被理解為一個雙重學習的過程,必須反思啟蒙傳統和宗教教義各自的限度,反思的理性需要向宗教學習,而宗教本身需要配得上“理性的”稱謂。現代社會若是隻依賴理性的世俗力量無法團結公民和保持穩定,需要把宗教的語言翻譯為公眾可以理解的語言,使它在現代的民主法治國家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