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哲學經典·宗教哲學卷

布伯

字體:16+-

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出生於維也納一個正統派猶太教家庭,三歲時父母離異,童年大部分時間在祖父那裏度過。祖父所羅門·布伯是著名的猶太傳統和《摩西五經》的學者。布伯接受了多語種的教育:在家中說意第緒語和德語,在學校又學習了希伯來語、希臘語、拉丁語、法語、波蘭語、意大利語和英語。1892年在經曆了一次個人宗教危機後,他放棄遵守傳統的猶太宗教法典,並開始閱讀康德、克爾凱郭爾和尼采等哲學家的著作。1896年,布伯前往維也納求學,學習哲學、藝術史、德國研究和語言學。他早年參加錫安主義運動,試圖發揚猶太教的精神財富,但是後來他加入了哈西德運動,因為哈西德派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貫徹猶太教的精神,而不是忙於政治活動。1904年他退出了大部分社會活動,專心於研究和寫作,1923年出版了他最重要的著作《我與你》,1925年將希伯來聖經翻譯成德語。1930年成為法蘭克福大學的榮譽教授,1933年為抗議希特勒的上台辭職,轉而建立猶太成人教育中心辦公室,對抗當局對猶太人接受公共教育的禁令。1938年他離開德國來到耶路撒冷,成為希伯來大學的教授,講授人類學和社會學。

布伯對20世紀的宗教哲學、教育、社會學和政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尤以其宗教的存在主義著稱。但是與胡塞爾、海德格爾和薩特相比,他更關心的是主體際的關係而不是個人的主體性。到了耶路撒冷以後,他又大力提倡體現在哈西德教導中的希伯來人文主義:“我們可以在一切事物中看到神,也可以通過每一個聖潔的行為達到神。”

在“我與你”中,布伯認為,“我—它”與“我—你”是兩種不同的二重分法,表達了不同的生存方式。當人說“我”時,是在言說“我—它”與“我—你”中的“我”,而非“我”本身。人與物為對象的活動構成了“我—它”的關係,他人被當做可以占據的物,“我”自身也隻是諸物中的一個;而“我—你”關係必須憑借人的整體存在才能產生,這種關係不憑借“我”卻也無法離開“我”而完成,隻有通過“你”,“我”才能成為我。現實的人生就是“我”與“你”的相遇,每個“你”都是獨一無二的,萬物都融攝於這種關係中,這個“你”指向上帝。隻有將整個生命連同世界萬有與“你”相遇的人才能與活生生的上帝相遇。人與上帝的“我—你”關係能融攝一切關係並將它們導向上帝,這種人與上帝的對話貫穿於人生和周圍世界的一切事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