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哲學經典·宗教哲學卷

利科

字體:16+-

保羅·利科(Paul Ricur,1913—2005),當代最重要的解釋學家之一,出生於法國瓦朗斯市(Valence)一個虔誠的新教家庭並受家庭熏陶從小勤研《聖經》,其父1915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由祖父母養大。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利科應征服兵役。不久,被德軍俘虜。在戰俘營中所忍受之痛苦經曆,對他以後思想的發展影響深遠。戰後他先後任教於法國的斯特拉斯堡大學、巴黎大學和朗泰爾大學,又成為美國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和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客座教授。2004年11月,美國國會圖書館授予他有人文領域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獎”。

利科早年受加百列·馬塞爾的新蘇格拉底主義的影響,在戰俘營中又研讀了雅斯貝爾斯的存在主義哲學以及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的現象學。戰後,他把胡塞爾的《大觀念(一)》譯成法文。利科從現象學中發展出一套哲學的解釋學,建立起具有他自己風格的哲學形態。哲學解釋學研究意義得以被帶到主體麵前的各種各樣的結構中——包括文化的、宗教的、社會的和語言的。它將聖經解釋和由施萊爾馬赫、狄爾泰、海德格爾、伽達默爾建立的對文本解釋的哲學探討結合起來,用“與各種結構俱來的對意義的解釋”的需求取代作為傳統解釋學之基礎的“自明自動的主體性”;由於這些不同的意義來源不能被調和為單一的論述,從而主體不能聲稱對文本有絕對的知識。

在“宗教、無神論和信仰”一文中,利科認為,無神論並沒有在對宗教的否定和解構中窮盡其意義,而是為一種後宗教時代的信仰開啟了視域,因為無神論隻是讓人拋棄了作為道德神的上帝,一旦他作為偶像被克服,其形象可以作為象征被還原,為了討論存在的象征,偶像的上帝必須死去。無神論因此成為宗教和信仰之間的鴻溝和關聯,它回顧被其否定的宗教,瞻望由它開啟的信仰。作者選擇歸罪和安慰兩個論題展開討論,因為它們是宗教的潰爛處,正是在這裏,無神論發現了其存在的理由,呈現其破壞和解放的雙重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