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哲學經典·宗教哲學卷

尼采的敵基督教登山訓眾[1]

字體:16+-

從宗教意義上說,笛卡爾到黑格爾、黑格爾到尼采的後基督教哲學是一種獨特的模棱現象(Zweideutigkeit):後基督教哲學思考的立足點是基督教傳統,但正因為如此,這種哲學又希望以純粹哲學的方式奠定基督教信仰。隻要把基督教信仰同希臘、前基督教哲學加以對比,這種模棱性就一目了然。

使徒保羅把知識作為這個世界(diese Welt)的智慧,同真正的信仰智慧區分開來;與後者相比,世界的智慧在上帝麵前不過是愚拙罷了。奧古斯丁進一步考察了這種《新約》思想,也就是超世界的信仰優先於世俗知識;假如說對上帝的哲學認識構成了自然神學,啟示的信仰構成超自然的神學,奧古斯丁就是把對上帝的哲學知識變成了啟示的信仰。但從此之後,哲學家不再像古希臘哲學家那樣,麵對一種神話神學和政治神學,而是麵對一種信仰神學;這種信仰神學也不再像希臘“信念”的“信以為真”那樣,同作為“真知”的真正知識相對立。相反,信念和真知,都有別於作為信仰的基督教信仰。正因為如此,在不信(Unglaube)或無神論的概念中也出現了類似的區分。希臘哲學絕少有不信神的,同樣,從笛卡爾到黑格爾的哲學也絕少不在基督教傳統的範圍內。但蘇格拉底被判死刑,因為他崇拜的不是城邦之神,費希特犯了無神論之罪,因為如同之前的康德和之後的黑格爾和謝林,費希特也從哲學解釋教會的啟示信仰。康德的《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黑格爾的《宗教哲學》以及謝林的《神話哲學與啟示哲學》,都使信仰成為多餘。在同城邦權威的衝突中,犯不敬神之罪的古代哲學家屈服了,因為城邦同時也是一種宗教體製;在與教會權威的衝突中,犯無神論之罪的後基督教哲學家也屈服了,因為教會同樣是一種政治權力。就後基督教哲學同信與不信的關係而言,哲學與教會啟示的分歧,說得普遍些,知識與信仰的分歧,產生了一種根本的模棱性。這一模棱性的曆史開始於笛卡爾非信仰的上帝證明,中經康德的“理性信仰”,最終達到黑格爾的“宗教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