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哲學經典·宗教哲學卷

洛維特

字體:16+-

卡爾·洛維特(Karl L?with,1897—1973)出生於慕尼黑一個富裕的猶太中產家庭,自己是新教的基督徒。曾追隨胡塞爾和海德格爾學習哲學,著述三百多篇或卷,是德國20世紀最多產的哲學家之一。1934年納粹的上台促使他離開德國,他先是逃到意大利,後又逃到日本,由於德意日戰時的聯盟促使他最終逃到美國。1941年至1952年,他先後任教於麻省的哈特福德神學院和紐約的新社會研究院。1952年他回到德國,成為海德堡大學的哲學教授,直至去世。

洛維特的思想中一以貫之的內容是對黑格爾的批判。他最重要的著作是《從黑格爾到尼采》和《曆史的意義》,前者描述了德國古典哲學的沒落,後者討論了神學和曆史的關係。他的早期著作受海德格爾關於存在的分析的影響,也回應了這種分析。他把人在世界中的存在描述成是本質上與他人共處的存在,這種存在由人的社會角色和人所熟悉的日常存在的形式定義;而世界本質上不是外在的環境,而是由基本的我—你結構構成的人類共享的世界。他的後期思想以批判曆史主義為主,因為現代以黑格爾和馬克思為代表的曆史主義把曆史看做一個救贖的過程,說到底,是一種基督教的曆史觀的世俗形式,卻又沒有支持基督教曆史觀的那種神學和形而上學的基礎。洛維特後期也企圖回到前基督教的希臘的自然觀,並使用尼采的永恒輪回概念來進行這種嚐試。

在“尼采的敵基督教登山訓眾”一文中,洛維特提醒我們注意尼采反基督教言論的大背景。他指出,從笛卡爾到尼采的西方後基督教哲學從宗教意義上說具有一種模棱性:例如,笛卡爾企圖通過理性證明上帝的存在,其實將徹底的懷疑置於這種證明之先;黑格爾想通過一種哲學的概念化宗教來彰顯和揚棄基督教信仰,卻被批評為一種更危險的無神論。後基督教哲學的立足點仍然是基督教傳統。尼采看到了德國(神學)哲學的宗教本質,也看到了這種新教(哲學)神學的無神論本質,並對之深惡痛絕,但尼采也把自己的“非道德主義”看成是新教傳統的繼續,而這種“非道德主義”也是基督教道德自身發展的結果。洛維特認為尼采攻擊的不是基督教源初的意義,而是其世俗變形,一種否定此在遏製生命活力的“唯道德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