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哲學經典·宗教哲學卷

潘能伯格

字體:16+-

沃爾夫哈特·潘能伯格(Wolfhart Pannenberg,1928— )出生於當時屬於德國(今屬波蘭)的什切青(Stettin),後來隨家遷往柏林。少年時代他曾醉心於尼采。十六歲那年,他遭遇一次自稱為“光照的經曆”,日後便遍尋哲學和宗教著作以期對之有所理解。上高中時,他從一位參加認信教會的文學老師身上看到基督信仰的正麵價值,這位老師鼓勵他理智地審視基督教,他從而認為基督教是現有宗教中最好的,從而矢誌神學。1947年潘能伯格進入東柏林洪堡大學的哲學及神學係,接著他又先後受業於哥廷根大學、巴塞爾大學和海德堡大學,得遇哈特曼、雅斯貝爾斯、洛維特、巴特、馮·拉德、施林克等名師。他1955年開始在海德堡大學任編外神學講師,同年被按立為海德堡大學教堂牧師。1958年他成為烏柏途(Wuppertal)神學院係統神學教授,與莫爾特曼共事,1961年任美因茨大學係統神學教授,1967年起參與組建慕尼黑大學新教神學係和普世研究所並任所長,直至1994年榮休。

潘能伯格極力想把神學打造成一種可被檢驗的學科,使之在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公共領域具有合法的地位。他提出神不直接啟示他自己,而是間接地通過其在曆史中的作為,但這不是指具體的曆史事件,而隻能適用於曆史的結局,但這個結局已經預先在耶穌的複活事件中得到實現。神學應當從耶穌的曆史、人類的曆史出發來認識神的啟示。神學不僅應當重視曆史研究,而且必須積極與各種現代科學進行對話,並且在多元文化的思想處境中,承擔起整合各種知識的任務。

在“超越死亡的盼望”一文中,潘能伯格認為,隻有人能關切未來,未來事物的本質在於其無法預見的新事物,它們是“盼望”的對象。人的使命的無限性和開放性推動他盼望從未來得到實現,最大的盼望在於超越死亡,因為死亡威脅任何對未來的具體期盼。人需要通過思考超越死亡的生活在對世界開放性的使命中理解自己,這與人對上帝的思考緊密相連。希臘的靈魂不死學說和猶太教—基督教的死者複活是西方傳統中兩種對超越死亡的表達,前者為現代人類學所批駁,也不符合人類尋求超越死亡的現實;作者認為隻有在肉體複活的意義上,超越死亡的生命觀念才是可能的,猶太教—基督教對死者複活的期盼自覺利用了超越死亡的開放性,表明了每個人本質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