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哲學經典·宗教哲學卷

上帝之上的上帝[1]

字體:16+-

存在的勇氣,在其所有形式中,都因其本性而有著啟示的特性。它啟示了存在的本性,表明了存在的自我肯定乃是一種克服否定的肯定。在一種比喻性的陳述中(每一個關於存在本身的斷言,都或是比喻性的,或是象征性的),我們可以說,存在包含非存在,而非存在並不壓倒存在。“包含”是一種空間比喻,表示存在包括自身及其對立麵——非存在。非存在屬於存在,與存在不可分離。我們甚至不能不通過一個雙重的否定來思想存在:存在必須被思想為對存在的否定之否定。這就是我們最好用“存在之力量”這個比喻來描述存在的原因。力量乃是一個存在者抗拒其他的存在者、從而實現自身的可能性。若我們談到的是存在本身的力量,則我們指的是存在反抗非存在、肯定自身的力量。當我們討論勇氣和生命的時候,我們曾經提及生命哲學家們對實在的動態理解。但僅在我們承認非存在屬於存在,存在離開非存在就不能成為生命基礎的觀點之後,這種理解才是可能的。離開非存在,存在的自我肯定就不是自我肯定,而隻是一種僵硬的自我同一,[它]什麽也沒有顯現,什麽也沒有表達,什麽也沒有啟示。非存在把存在逐出孤立狀態,迫使它動態地肯定自己。在辯證哲學裏,就已論述到了存在本身的這種動態的自我肯定。這一點在新柏拉圖主義、黑格爾、生命哲學家和過程哲學家們那裏特別明顯;主張上帝是鮮活的神學,亦作了與此相同的論述,最明顯的就是三一論中關於上帝內在生命的象征。斯賓諾莎盡管有關於實體(實體是他指稱存在之終極力量的名稱)的靜態定義,但在談到愛與知識時,即通過對有限存在的愛與認識來實現自己對上帝的愛和認識時,他仍把哲學傾向同神秘主義傾向結合了起來。非存在(即上帝中的非存在,它使上帝的自我肯定成為動態的)打破了上帝的自我孤立,表明上帝是力量與愛。非存在使上帝成為一個有生命的上帝。如果沒有這種他在其自身中和在自己的造物中必須加以克服的“不”,他自身中那神聖的“是”,就會是無生命的。存在的根基就將無從展示,而生命也不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