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說宗教”?如何談論宗教,特別是談論今天的宗教?如何能夠在今天敢於毫無顧忌、毫不膽怯地談論“單數的”宗教,並且如此簡單又如此快捷?誰能那麽唐突地聲稱:在此同時涉及可辨識的和新鮮的主題?誰能奢望為之補充某些警句?為了顯示勇氣、必要的傲慢或公正,可能需要假裝製造一個抽象化時刻——抽象化一切或幾乎一切,某種抽象化。可能應該把寶押在最具體和最可理解的東西上,但同樣也要押在最少抽象化的東西上麵。
人應該通過抽象化自救,還是逃避抽象化?拯救何在?(黑格爾在1807年寫道:“Wer denkt abstract?”——“誰思考抽象?”——“Denken?Abstrakt?”——“思考?抽象?——逃命吧!”他開始並且用法文表達這個叛徒的呼喊:“Rette sich,wer kann!”,後者要像逃避“瘟疫”那樣一舉逃避思想、抽象化和形而上學)。
2.拯救,被救,自救。第一個問題的借口:人們能否把有關宗教的話語和有關拯救的話語——也就是關於“健康”、“聖潔”、“神聖”、“安全”、“金剛不壞”、“免疫”的話語(在很多語言中都有它們的對應詞,如sacer,sanctus,heilig,holy等等)——區分開來?而拯救是否必然是在罪惡、過犯或犯罪之前或之後的救贖呢?現在:罪惡——今天明顯的罪惡——在哪裏?假定有一種新穎的典型罪惡形態,甚至顯得是標誌著我們時代而不是任何其他時代的極端罪惡。這是否就是認同人們將它引入可能成為我們時代的拯救的形象和諾言的東西之中的罪惡,因此也就是這種宗教事物的特殊性,人們現在在各種各樣的報紙中涉及時都說到它的回歸?
最終,我們要把宗教問題和抽象化的罪惡的問題聯係起來。也就是與極端的抽象化聯係起來。不是與死亡、罪惡或致命疾病有關的抽象形態,而是與人們傳統地與徹底超脫也就是與抽象化的拔根過程相連的罪惡的各種形式聯係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憑借——然而,這是要更遲一些——抽象化的發生形式,比如機器、技術、技術科學,特別是通訊技術的超越性而實現的。“宗教和機械”、“宗教和網路空間”、“宗教和數碼”、“宗教和數位化”、“宗教和虛擬時空”:為的是在我們特定的經濟中評估有關這些論題的討論,設想一種話語的小機器,這種機器對於成為有限和可完善的,並非那麽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