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講題是“中西哲學會通的分際與限度”,這是個大題目,在此隻能長話短說,把大題目做簡單地敘述。講這個題目具有雙重性格:一方麵要通學術性;一方麵要通時代性,要關連著時代。
中西哲學之會通是核心地講,由此核心擴大而言也可說是中西文化之會通。文化之範圍太大,可以從各角度,各方麵來看,但向內收縮到最核心的地方,當該是哲學。哲學可以做龐大的文化這一個綜和體的中心領導觀念。故欲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開始時可以散開地由各方麵來看,從各方麵向內湊,如從文學、曆史、經濟、社會、政治等各方麵湊到核心,還是個哲學問題,這一種講法可以說是歸納的講法。哲學地言之,也可說是一種現象學的講法,即由文化各方麵做現象學之分析與描述。但我們現在不采取這種講法,而直接地由核心講,故就落在哲學上。
哲學從關連著文化來講,哲學就是指導文化發展的一個方向或智慧,也即指導一個民族文化發展的方向與智慧。假若內在於哲學專就哲學本身而言,哲學有很多種定義,我們現在不談。關連著文化講,哲學就是文化發展的指導方向。這一個原則,無論應用到中國,西方與印度,同樣適用而有效。
中國文化由堯舜起經夏商周而一直發展到現在,為什麽是這一個形態呢?西方文化由希臘、羅馬經過中世紀而到近代文明,為什麽是那個形態呢?印度文化為什麽又是這樣呢?各文化形態之所以如此這般,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哲學的觀念在領導著。總而言之,人類世界之各文化係統皆是如此。
前麵講過,講“中西哲學的會通”一方麵要通時代性;一方麵要通學術性。通學術性就要了解中國哲學及其傳統,西方哲學及其傳統,而中西哲學能不能會通,會通的根據在哪裏?會通的限度在哪裏?這就是所謂的通學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