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1891—1962),原名洪騂、嗣糜,字希疆,參加留美考試後改名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著名學者、曆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
胡適早年受梁啟超、嚴複思想的影響較大。1910年考中“庚子賠款”留學生,赴美後幾經輾轉,1915年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哲學家杜威,接受其實用主義哲學並一生服膺。回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加入《新青年》編輯部,撰文反對封建主義,宣傳個性自由、民主和科學,積極提倡“文學改良”和白話文學,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中的重要人物。曾與李大釗等展開“問題與主義”辯難,與張君勱等展開“科玄論戰”。以後主要從事中國古典小說的研究考證,同時也參與一些政治活動。1938年被任命為中國駐美國大使。抗戰勝利後曾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去美國,後去台灣。1957年,出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在台灣突發心髒病去世。
胡適是個學識淵博的學者,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不小的建樹。在哲學上,胡適信奉進化論、實用主義和自由主義,雖然沒有建立自己的哲學體係,但卻不遺餘力地宣傳和實行這些世界觀,在當時的學術界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胡適著作很多,又經多次的編選,其中比較重要的有《胡適文存》、《胡適論學近著》、《胡適學術文集》等。這裏選錄其中的“新思潮的意義”、“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
胡適的“新思潮的意義”一文,於1919年12月發表於《新青年》第七卷第一號,是新文化運動期間,胡適發表的最具影響力的文章之一。1949年五四運動爆發之後,形成了全國性的政治運動,大家都把《新青年》作為思想陣地。但新青年同仁中,分為激進與溫和兩派,雙方最大的分歧在於關於“問題與主義”的辯論。陳獨秀6月被捕,9月出獄,其間《新青年》停頓。在出獄以後,陳獨秀的思想更為激進,更加關注現實的政治問題,希望重整旗鼓、團結奮鬥。而胡適仍然堅持以思想文藝為主的方向,這便是胡適發表“新思潮的意義”一文的重要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