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蓀(1887—1973),原名萬田,字聖心,浙江杭縣(今杭州市)人,中國現代哲學家。
張東蓀早年留學日本,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回國後曾曆任中國公學大學部學長、政治大學、光華大學、北京大學教授。辛亥革命後任南京臨時政府內政部秘書,主編《時事新報》、《解放與改革》雜誌。1934年與張君勱等組織國家社會黨。1944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會員。
張東蓀在中國現代哲學史上是比較活躍的一個學者,他的哲學體係頗受新康德主義、新實在論、佛教哲學和現代自然科學(如進化論、相對論等)的影響。他在哲學上曾經提出過諸如“泛架構主義”、“多元的認識論”、“層創的進化論”、“綜合的倫理學”等,在曆史觀上則反對“曆史命定論”和“唯物史觀”,並提出過“唯器史觀”以與唯物史觀者辯論。
張東蓀的著作較多,這裏節選其《新哲學論叢》中“一個雛形的哲學”(下篇),在書中他從認識論入手,提出他的“架構論”宇宙觀。
1928年張東蓀發表的“新哲學論叢·一個雛形的哲學”可以說是現代中國哲學家建立自己思想體係的最初嚐試。他融合新康德主義、新實在論、佛學和現代自然科學中的一些觀念,建立起了“泛架構主義”的宇宙觀,並進而提出“層創的進化論”、“多元的認識論”等新觀點,充分體現了現代西方哲學和自然科學發展對我國哲學界的深刻影響。在“一個雛形的哲學”中,張東蓀認為宇宙的實質為無形體、無質料、無實質的架構,亦稱結構、伏構、配列、關係等,既非物又非心。人們所認知的宇宙事物,都是“空無自性”的架構,時間與空間則是最基本的架構。張東蓀指出,架構如同佛教的所謂因緣,空無實質。同時,架構又是不能離開人們的意識的概念。他斷言現代科學的發展已經打破了物質的觀念,並否定時空是物質的存在形式及其客觀性。張東蓀指出:“在方法論上,我們對於外物是以暫時的不可知論,即存疑主義,為比較妥當。”但“對於物的本身,我們是不能知的,我所知的隻是關於物與物間的相關的條理,並且這個關於物理的知識卻又不是純粹的寫實,乃是我們用了自己的內範而作用於外界上互相交織以演成的,但其結果卻並非不可靠。”張東蓀認定當時哲學特別是宇宙論的新潮流已經由質料主義走向架構主義,而“這種架構主義又確與唯心論相近”。張東蓀的架構主義宇宙觀突出反映了現代西方哲學與自然科學的發展對當時我國哲學界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