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哲學經典·中國哲學卷

張君勱

字體:16+-

張君勱(1887—1968),原名嘉森,字士林,筆名君房,江蘇寶山(今屬上海市寶山區)人。近現代學者,早期新儒家的代表之一。

張君勱早年入上海廣方言館學習西學,1902年中寶山縣秀才。後曾入上海震旦學院從馬相伯讀西方曆史和哲學,1906年由寶山縣公費派送日本留學,回國後被授翰林院庶吉士。辛亥革命後曾任寶山縣議會議長,組織“民主黨”。1913年入德國柏林大學學習。回國後曾任上海《時務新報》總編、北洋政府的官員。1918年起遊學歐洲三年,廣泛涉獵西方的唯意誌論和生命哲學。1932年與張東蓀一起召集“國家社會黨”籌建會,創辦《再生》雜誌。1934年任國社黨中央總務委員會委員,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後任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常委、民社黨主席等職。曾曆任北京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教授、上海國立自治學院、民族文化學院院長。1949年經澳門去印度,1951年開始寓居美國。

張君勱一生徘徊於學術與政治之間。思想上傾向於孔孟之道和宋明理學,又糅合柏格森的生命哲學。1923年在清華大學發表關於“人生觀”的講演,由此引發學界的“科玄論戰”,是當時玄學派和“東方精神文明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與梁漱溟、熊十力等積極倡導儒學的現代發展,主張超出一切門戶之見,在新的世界潮流中實現儒學複興。

張君勱的主要著作有:《人生觀之論戰》、《民族複興之學術基礎》、《中西印哲學文集》、《新儒家哲學發展史》等。這裏選其“人生觀”一文,以反映“科玄論戰”中“玄學派”的代表觀點。

“人生觀論戰”是20世紀20年代中國的思想家們從思想文化上探尋中國的現代化之路的一次思想大討論。這次文化討論的核心是:中國人應該樹立什麽樣的人生觀才有助於國家富強。張君勱針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由提倡科學與民主走向反傳統,並對“一戰”爆發的後果進行了反思。1923年2月,北大教授張君勱在清華作題為“人生觀”的講演,承襲“一戰”以後漸漸崛起的“東方文化派”對科學與理性的批判,提出人生觀的特質是主觀的、直覺的、綜合的……所以無論科學如何發展,對人生觀問題也隻能徒喚奈何。不意卻引起地質學家丁文江的極大反感,旋即撰文《玄學與科學》予以批駁。張丁兩人往複辯難,梁啟超、張東蓀、林宰平、胡適、王星拱、吳稚暉等名流紛紛發表文章,爭相參戰。論戰的一方是以丁文江、胡適、吳稚暉為代表的所謂“科學派”,另一方是以張君勱、梁啟超為代表的所謂“玄學派”。騰蛟起鳳,俊采星馳,一時成為思想學術界的熱點。張君勱主張珍視傳統文化,用中國傳統人文智慧來解決中國人的人生問題,即以玄學來支配人生。他把人生觀定義為“我對於我以外之物與人,常有所觀察也,主張也,希望也,要求也,是之謂人生觀”,將之與科學對立起來。張君勱認為,人生觀問題主要有精神與物質、男女之愛、個人與社會、國家與世界等內容。他倡導自由意誌的人生觀。他說:“文化轉移之樞紐,不外乎人生觀”,這顯然是片麵誇大了自由意誌的人生觀在社會曆史發展中的作用。他認為人生觀決定社會的變動,而人生觀屬於思想意識範疇,這就陷入了唯心主義的意誌自由論。當然,他堅持這種意誌主義立場在於為意向活動在精神生活中爭得一席之地,維持人的道德自主性,喚起人們對道德價值給予足夠重視。這場科學與人生觀的論戰影響廣泛而深刻,對後世以至當今思想生活都不無啟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