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哲學經典·中國哲學卷

王國維

字體:16+-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一字伯隅,號觀堂,浙江海寧人。近代中國著名學者,傑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學家、詩人、文藝理論家、哲學家。

王國維少年時代所接受的是傳統的舊式教育。二十二歲起,至上海《時務報》館任書記校讎。利用公餘到羅振玉辦的“東文學社”學習外語,在羅振玉資助下於1901年赴日本留學。次年因病輟學回國,讀康德哲學而愛之,又轉研叔本華哲學。後覺得哲學“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便從哲學轉向文學、史學、考古學和金石、音韻學方麵。在此期間,曾任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通信導師,清華研究院教授等。1922年在溥儀的紫禁城小朝廷內當五品官“南書房行走”。1927年,當國民革命軍北伐時,王國維投頤和園昆明湖自盡。

王國維早年受康德、叔本華哲學的影響,是中國較早介紹德國近代哲學的主要代表之一。並嚐試以康德、叔本華哲學對中國傳統哲學進行批判分析。他是中國近代美學的開創者之一,把康德和叔本華等西方的美學觀點與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結合起來,運用在研究中國古典小說、詩詞和戲曲方麵,卓有貢獻,而“境界說”是其中的精華。王國維在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方麵的治學方法,繼承了清代乾嘉考據學的傳統,也汲取了西方實證科學的精神,在許多方麵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王國維一生著述頗富,著作達六十種之多,大部分收入《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中。這裏選錄其“論性”、“釋理”,以反映當時中國學者嚐試以西方哲學的觀點來研究中國傳統哲學。

王國維對中國哲學一直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在他接受了西方哲學,接觸西方哲學的思維方法之後,轉而對中國哲學進行研究。中國哲學曆史悠久,內蘊豐富。以西方哲學對其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許多值得研究的內容。王國維在經過一番權衡之後,從中國古代學人關注的“性”、“理”、“命”入手,對它們進行全新的分析,因而寫下了“論性”、“釋理”和“原命”三篇哲學論文。尤其是“論性”與“釋理”,王國維對其十分看重,把它們編入了《靜庵文集》。他在自序中說道:“今歲之春,複返而讀汗德之書,嗣今以後,將以數年之力,研究汗德。他日稍有所進,取前說而讀之,亦一快也。故並雜諸文刊而行之,以存此二三年間思想上之陳跡雲爾。”王國維所說的這二三年,是他認真研究康德、叔本華、尼采、席勒等哲學家思想的時期,之後他利用德國哲學的方法論,探討中國問題。“性”、“理”為中國哲學有史以來一直爭辯不休的問題,各家自成一說,言之有理,持之有據。王國維試圖以他正在研究的康德、叔本華等人的觀點和方法,給“性”、“理”一個較為科學的解釋。“論性”與“釋理”就是王國維哲學研究的產物。“論性”開頭即提出了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二者皆互相反對之說也,然皆持之而有故,言之而成理”。接著指出他們各自的矛盾之處,然後用康德“道德之於人心,無上之命令也”和叔本華“吾人之根本,生活之欲也”,指出了古今中外論“性”的不同。王國維根據康德將知識分為先天和後天的知識論論述“性”的屬性。縱觀王國維的“論性”,我們可以看到,他並未糾纏於論述性善與性惡,而是從方法論角度,從人們思辨的基礎入手,指出他們的研究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以致徒發無益議論的症結所在。此外,“論性”中除了以康德、叔本華等思想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石外,也提到了黑格爾的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