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在權(Jaegwon Kim,1934—),韓裔美國哲學家,是本書收錄的唯一一位亞裔哲學家。但由於其學術活動主要在北美,作品也主要用英文寫就,因此其成果更應被視為英美哲學(而非亞洲哲學)的一部分。金在權本是大韓民國公民。韓戰結束後,他在首爾(漢城)進行了法語進修,但學到一半就轉學到了美國的達特茅斯學院。在那裏他繼續學習法語,但也兼修數學。而後他又改學了哲學,在同校拿到了碩士學位,並最後在普林斯頓大學拿到了哲學博士學位。目前他是美國布朗大學哲學係的資深教授。金在權的工作領域是心靈哲學中的形而上學問題,特別是心靈因果關係問題以及身心關係問題。他對於“隨附性”(supervenience)概念的挖掘使得他具有了很高的國際學術聲譽。主要著作有:《隨附性和心靈》(1993)、《在一個物理世界中的心靈》(1998)、《物理主義,或是某種近乎於足夠好的理論》(2005)、《心靈哲學》(2006)。
本書選編的“隨附性的種種概念”一文的核心問題,就是澄清“隨附性”這個概念。之所以要談這個概念,和如何刻畫“物理主義”這個問題相關。物理主義是英美大多數哲學家在處理身心關係問題時所采納的立場。根據這種立場,人類的心智活動,歸根結底都是一些物質要素的配置方式,因此不存在著“心靈”這一獨立的自然類。這個立場雖然容易受到具有科學傾向的哲學家的同情,但要如何將其在哲學上刻畫清楚,卻並非易事。比如,承諾一種物理主義的身心觀,是否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對心靈事件采取某種還原主義的立場?我們是否會由此抹殺心靈活動的某些特異性?針對這些疑慮,美國哲學家戴維森曾發表過一篇有名的論文,題目叫“心靈事件”,在其中他為一種叫“不合則的一元論”(anomalous monism)的特殊物理主義立場作辯護。根據這種立場,兩個在物理基質方麵不可分辨的心靈事件,在心理學層麵上也是不可分辨的,因此,是心靈事件的存在取決於物理事件,而不是反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全麵地將心靈事件還原為物理事件,因為這種還原需要一些橫跨心靈事件類型和物理事件類型的心理—物理法則。而戴維森恰恰認為我們找不到這些法則。舉個例子來說,根據這種立場,我們僅僅可以斷定,在哈姆雷特躊躇的時候,一個複製了正在躊躇的哈姆雷特大腦的新大腦肯定也在躊躇狀態之中——但我們卻無法斷定,當我們僅僅知道哈姆雷特在躊躇的時候,有哪些神經活動與之對應——因為不存在著橫跨“躊躇”這類心理現象和某類相關神經活動的所謂“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