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克裏普克(Saul Aaron Kripke,1940—),美國邏輯學家、哲學家。曾任教於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和洛克菲勒大學等,1977年任普林斯頓大學哲學教授,後升任麥科什講座哲學教授。他是模態邏輯語義學的創始人和因果—曆史指稱論的首倡者之一。著有《命名與必然性》(1972)等。其解釋維特根斯坦的著作《維特根斯坦論規則與私有語言》(1982)也在學界負有盛名。
本書選編的“命名與必然性”一文,所討論的問題來自於弗雷格時代傳下的一個經典難題,即如何理解“亞裏士多德就是亞曆山大大帝的老師”之類的同一性陳述。這類陳述就其邏輯形式而言不是重言式,但卻貌似具有某種類似於重言式的恒真性。對此,弗雷格的解釋是,表達式“亞裏士多德”和“亞曆山大大帝的老師”乃是同一個對象所具有的不同含義,因此,通過和同一個對象的聯係,這兩個含義表達式就能夠建立起一種間接性的同一關係。羅素的摹狀詞理論則給出了對於同一問題的另一種解答。在他看來,“亞裏士多德”這個專名其實並不是一個真正的主語,而需要被分析為一個不滿足的命題函項,如“……是亞曆山大大帝老師的人”。這也就是說,任何一個是亞曆山大大帝老師的人,就是亞裏士多德。這樣一來,原來的那句話的主語和謂述之間的表述差別就被取消了,二者之間的同一性關係自然也就被建立起來了。
克裏普克很不滿意上述處理方式。他邀請我們思考這樣一類例子:倘若亞裏士多德沒有成為亞曆山大大帝的老師,他還是亞裏士多德嗎?或用一個他在文中所舉的例子:倘若哥德爾沒有發現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比如說,他剽竊了一個叫施密特的人的科研成果,然後說這是自己的心血),那麽哥德爾還是哥德爾嗎?按照不少人的直覺,似乎可以這麽斷定:即使在這些設想的場景中,亞裏士多德應當還是亞裏士多德,哥德爾應當還是哥德爾。從深層次看,支持這種直覺的似乎是一種亞裏士多德的形而上學觀:一個個體的很多屬性(比如作出了什麽科研成果,或成為了某個大人物的老師,等等)都是偶然附著在這個個體之上的,無論該個體是否具有這些屬性,個體自身的同一性是不會受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