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哲學經典·西方哲學卷(上)

海德格爾

字體:16+-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1976),20世紀最具影響力、也最具爭議性的德國哲學家,存在主義思潮最重要的奠基人。他出生於德國巴登州的梅斯基爾希,就讀於弗萊堡大學,1914年以論文“心理主義的判斷學說”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16—1923年任馬堡大學講師,1923年回到弗萊堡大學任副教授,並成為胡塞爾的助手,1927年出版了代表作《存在與時間》,1928年接替胡塞爾擔任哲學教授,1929年出版了《康德和形而上學問題》。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海德格爾出任弗萊堡大學校長,並加入了納粹黨,10個月後黯然辭職;從此潛心於教學和學術研究,出版了《荷爾德林和詩的本質》(1936)、《世界圖像的時代》(1938)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受到了政治審查,占領軍當局取消了他的教師資格(1945—1951)。在此期間,他出版了《關於人道主義的書信》(1946)、《技術的追問》(1950)等著作;1951—1957年,他被評為弗萊堡大學的榮譽教授,出版了《形而上學導論》(1953)、《走向語言之途》(1959)等著作;1959年被授予梅斯基爾希名譽市民稱號,出版了《尼采》(二卷本,1961)、《技術與轉向》(1962)、《路標》(1967)、《現象學的基本問題》(1975)等著作。1976年,海德格爾在出生地逝世。目前,海德格爾全集正在編輯出版的過程中。

在本卷中我們選編了海德格爾的兩篇文章。

“關於人道主義的書信”譯自1949年出版的德文單行本《關於人道主義的書信》。這篇文章是海德格爾於1946年秋與法國學者讓·波弗勒通信的正文,在發表此文時,作者又在若幹處加以擴充。海德格爾在文中簡要地回顧了人道主義的曆史及其思想基礎,闡明了自己的學說與薩特學說之間的差異,也闡明了馬克思學說的價值及其在存在意義探究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海德格爾看來,人道主義是一種這樣的形而上學立場:它將一種特殊的本質歸屬於人類,並由此使得人類的存在和其他任何事物的存在有所分別,甚至淩駕於其他任何別的事物的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得意識成為了哲學所關注的核心,並由此導致了種種主觀主義或者觀念論的錯誤。在海德格爾看來,人類的社會存在和其存在所具有的曆史條件,就足以將近代主體哲學賦予人的那種“自主性”揭露為一種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