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幾十年來,曆史學家們對長時段予以了更多的關注,猶如他們從政治事件的變幻不定中和有關它們的插曲的背後揭示出一些穩固的難以打破的平衡狀態、不可逆過程、不間斷調節、一些持續了數百年後仍呈現起伏不定趨勢的現象、積累的演變和緩慢的飽和,以及一些因傳統敘述的混亂而被掩蓋在無數事件之下的靜止和沉默的巨大基底。為了進行這樣的分析,曆史學家們擁有兩種手段:一種是改造過的;另一種是傳統的,即經濟增長的模式,商品流通的定量分析,人口發展和減退的剖析,氣象及氣候變化的研究,社會學常數的測定,技術調整及其傳播和保持的描述等。這些方法使曆史學家們能夠在曆史範疇中辨別各種不同的沉積層。過去一向作為研究對象的線性連續已被一種在深層上脫離連續的手法所取代。從政治的多變性到“物質文明”特有的緩慢性,分析的層次變得多種多樣:每一個層次都有自己獨特的斷裂,每一個層次都蘊含著自己特有的分割;人們越是接近最深的層次,斷裂也就隨之越來越大。透過這部動**的由各屆政府、無數次戰爭和饑餓寫成的曆史,我們可以看到另外一種幾乎靜止的曆史——緩坡曆史,諸如航道史、麥子或金礦史、旱災和灌溉史、輪作史、人類的饑荒與繁育的平衡史。那些傳統分析老生常談的問題(在不相稱的事件之間應建立什麽樣的聯係?怎樣在它們之間建立必然的關聯?什麽是貫穿這些事件的連續性或者什麽是它們最終形成的整體意義?能否確定某種整體性或者隻局限於重建某些連貫?)如今已經被另一類型的問題所替代,即:應當將什麽樣的層次相互區分開來?應該建立何種類型的體係?對這些體係中的每一個體係應采用什麽樣的曆史分期標準?什麽樣的關係係統(等級、支配、重疊、單一決定、互為因果)是可以描述的?能建立什麽樣的體係中的體係?應在多長的時間範圍內確定事件的各自不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