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2009),法國著名的人類學家,結構人類學的開創者。斯特勞斯的父母都是法國人,但他出生於布魯塞爾,在巴黎長大。斯特勞斯在巴黎大學求學時,學習法律和哲學,但他的主要興趣集中在哲學上。畢業後擔任法國一所公立中學的哲學教師。1935年,他獲得機會到巴西聖保羅大學社會學係擔任訪問教授,對亞馬遜雨林中的印第安人部落進行了野外考察,從而為人類學研究打下了紮實的基礎。1939年,斯特勞斯返回巴黎,在軍隊裏服役。1941年,他到美國紐約的社會研究新學院從事教學工作,在那裏結識了雅各布遜(Jakobson),幫助他建立了結構人類學的理論框架。此外,他與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包阿斯(Franz Boas)也建立了聯係。1942年,當包阿斯在哥倫比亞大學與列維斯特勞斯共進晚餐時,因心髒病發作而死於列維斯特勞斯的懷中。1946—1947年,斯特勞斯擔任了法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的文化專員,1948年回到了巴黎,在巴黎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不久以後,他接替莫斯(Marcel Mauss),擔任法國科學研究中心宗教學部門的教授。1955年出版了《熱帶閑愁》,獲得了人類學家的卓越聲譽;1958年又出版了《結構人類學》,創立了富有獨創性的人類學學派。1959年被任命為法蘭西學院社會人類學教授,1962年出版了《野性思維》,1964—1971年出版了《神話學》(共四卷),1973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這是法國知識分子獲得的最高榮譽。1982年退休後又獲得了一係列世界性的榮譽。
本書選編的“語言學和人類學中的結構分析”一文是列維斯特勞斯出版的《結構人類學》中的第二章,作者從對語言學中的結構理論的討論出發,論述了結構人類學理論的基本設想。在列維斯特勞斯之前,社會學和人類學的主流理論乃是功能主義,即認為社會活動或者社會建製的本質就在於其所扮演的功能角色。列維斯特勞斯則從語言學的研究得到啟發,認為社會構件之間的結構關係才是揭示社會實在關係的正確引導。他通過對於原始部落中親屬結構關係的細致研究來為這種觀點提供了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