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德國著名哲學家,哲學詮釋學的創始人。他出生於德國馬堡,父親是馬堡大學的化學教授,希望他從事自然科學方麵的研究,但他感興趣的卻是人文科學。在馬堡大學,他在新康德主義者那托普和哈特曼的指導下學習哲學,1922年通過了博士論文的答辯,隨即來到弗萊堡大學,在海德格爾的指導下從事哲學研究。當海德格爾接受馬堡大學的教職後,他也到了馬堡大學,與列奧·施特勞斯、漢娜·阿倫特、卡爾·洛維特一起,成為海德格爾圈子中的人。1929年他獲得了在馬堡大學的從教資格,1933年在《忠於阿道夫·希特勒的宣言》上簽過名,1937年成為馬堡大學哲學教授,1939年起擔任萊比錫大學哲學教授,1946—1947年擔任該校校長,1947—1949年擔任法蘭克福大學教授,1949—1968年擔任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先後出版了《真理與方法》(1960)、《曆史意識問題》(1963)、《柏拉圖第七封信中的辯證法與詭辯術》(1964)、《短論集》(1967—1977)、《黑格爾辯證法:詮釋學研究五題》(1971)、《美的現實性》(1977)等著作,並獲得了許多國際性的學術榮譽,2002年逝世。
本書選編的“真理與方法”一文譯自伽達默爾的《真理與方法》(1986年全集版第2卷第479—496頁),原為該書的第二版序言。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討論了詮釋學理論的普遍有效性問題。
伽達默爾的詮釋學理論是海德格爾哲學的某種發展。盡管曆史上的詮釋學曾經僅僅用於方法論構建的有限目的(如“聖經詮釋學”所做的),但伽達默爾的詮釋學研究顯然有著更為宏大的學術旨趣。他的目標乃是揭示人類理解活動的一般本性。他既不同意將人類理解活動奠基在科學模型上的哲學進路,也不同意將理解活動的目標定為“對於文本作者原初意圖的複原”。在他看來,人類不可避免的是其所處的曆史環境的產物(這一點既適用於詮釋者,也適用於被詮釋者),因此,對於文本的解讀也就必定牽涉到解讀者和被解讀者各自文化背景的衝撞和融合。具體而言,一方麵,我們的曆史前見會在相當程度上牽引我們自身的解讀方向;另一方麵,新的解讀體驗和新的曆史條件則會反過來對我們原先的視角產生衝擊,並由此產生新的詮釋結果。因此,某種固定不變且可豁免於進一步修正的詮釋結果,可能隻是傳統哲學所製造的另外一個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