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裏·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1943—),當代英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文化批評家。
1943年,伊格爾頓出生於英國曼徹斯特的一個工人家庭;1961年,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期間受到雷蒙德·威廉斯的影響;1964年,應威廉斯的邀請,留在劍橋大學任威廉斯的助手;1969年,轉至牛津大學,長期擔任凱瑟琳學院沃頓英文和文學理論講座教授;2001年,在曼徹斯特大學任文學理論教授;2008—2009年,在蘭開斯特大學任教。
伊格爾頓的主要著作有:《莎士比亞與社會:莎士比亞戲劇論文集》(1967)、《權力的神話:關於勃朗特姐妹的馬克思主義研究》(1975)、《批評與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研究》(1976)、《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1976)、《文學理論導論》(1983)、《美學意識形態》(1990)、《理論之後》(2003)、《馬克思為什麽是對的?》(2011)等,其中,《美學意識形態》是代表作。在《美學意識形態》中,伊格爾頓將自己的研究聚焦於馬克思主義的美學和文學理論,分析美學與意識形態的關係,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美學理論。
“馬克思主義的崇高”選自《美學意識形態》,集中體現了伊格爾頓的馬克思主義美學理論。伊格爾頓認為,美學體現了早期資本主義主體解放的幻想,使思想轉向感性身體的創造性,同時,也標誌著以細膩的強製性法則雕鑿身體,因此,美學既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又體現了對這種意識形態的超越;馬克思通過關注勞動身體,重新思考美學問題,在麵向未來社會的實踐中,將美學與主體的解放真實地統一起來了,這既是美學理想的實現,也是對傳統美學的揚棄。馬克思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社會人的感性活動,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悖論:一方麵,生產力的發展為人的自由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麵,異化勞動使人的身體的豐富性被降低到“原始和抽象的簡單需要”,正是在主體的這種貧乏狀態中,幻覺性的審美主義構成了現實生活的補充;馬克思主義的目標就是要恢複身體被掠奪了的力量,將身體的豐富感性從商品拜物教中解放出來,並在曆史中實現豐富的感**。正是在這個維度上,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的批判、無產階級麵向共產主義的革命實踐都具有美學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