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哲學經典·馬克思主義哲學卷(下)

布洛赫

字體:16+-

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1885—1977),當代德國哲學家,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

1885年,布洛赫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路易港一個猶太人家庭,13歲時寫出《根據無神論看待世界萬物》,17歲時又寫出《論力及其本質》;1905年,進入慕尼黑大學攻讀心理學;1907年,在維爾茨堡攻讀哲學、物理學、音樂;1908—1911年,在柏林大學結識了西美爾、盧卡奇、韋伯等人;1933年,流亡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流亡美國;1949—1957年,任東德萊比錫大學哲學教授;1961年移居西德,受聘為圖賓根大學哲學係客座教授;1977年,在德國圖賓根逝世。

布洛赫的主要著作有:《關於李凱爾特和現代認識論問題的批判性討論》(1909)、《烏托邦精神》(1918)、《主體—客體:對黑格爾的解釋》(1951)、《希望的原理》(1—3卷,1954、1955和1959)、《天賦權利與人的尊嚴》(1961)、《哲學的基本問題:“尚未存在”本體論》(1961)、《圖賓根哲學導論》(1963—1964)、《基督教中的無神論》(1968)、《論馬克思》(1971)、《關於唯物主義的問題》(1972)等,其中,《希望的原理》和《論馬克思》是代表作。在《希望的原理》中,布洛赫通過以希望為本體的哲學,建構一種與曆史辯證法相聯係的烏托邦精神,以使馬克思主義這種麵向未來的哲學重新煥發想象力和生命力。

“馬克思和唯心主義辯證法”選自《論馬克思》,集中體現了布洛赫所理解的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闡述和批判。布洛赫認為,馬克思對黑格爾哲學的顛倒隻是對於黑格爾的辯證法而言才是合適的和可行的,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顛倒體現在,“精神的過程被糾正為世俗的過程,記憶的固定的內容被轉變為辯證物質的不可窮盡的存在”;實現了這一顛倒之後,辯證法就具有了全新的意義,曆史的主體不再是作為單純的理智沉思承擔者的主體,而是作為社會關係總和的人,主體—客體的辯證關係不是在觀念的神聖領域內發生,而是在利益的社會領域發生的,辯證法在馬克思這裏是與曆史本身相等同的;經過馬克思把黑格爾的辯證法以腳立地,馬克思的辯證法就體現出一種反直觀主義的動機,其結果是一種曆史的、進化的人道主義在馬克思這裏繼續存活著,在這種人道主義中,“整個世界是一個辯證發展的啟蒙的開放係統,它的核心是人,被客觀地異化的人,以及處於不再被異化的事物中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