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鮑德裏亞(Jean Baudrillard,1929—2007),當代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後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
1929年,鮑德裏亞出生於法國的蘭斯地區,曾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的入學考試中落敗;20世紀60年代初期,鮑德裏亞在索邦大學學習德語,後成為中學德語教師;1966年,在列菲伏爾的指導下完成社會學博士論文《物體係》;同年,成為巴黎第五大學助教,不久轉至南特禾大學教授社會學,期間加入巴特的研討班並深受其影響;20世紀60年代後期,與當時兩份激進雜誌《烏托邦:城市社會學》和《通道》建立聯係,並發表了大量文章;1986年,轉至巴黎第九大學任教;2007年逝世。
鮑德裏亞的主要著作有:《物體係》(1968)、《消費社會》(1970)、《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1972)、《生產之鏡》(1973)、《象征交換與死亡》(1976)、《論**》(1979)、《擬象與仿真》(1981)、《命定的策略》(1983)、《美國》(1986)、《冷記憶》(5卷,1987—2004)、《完美的罪行》(1995)、《惡的智力》(2004)等,其中,《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是代表作。在《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中,鮑德裏亞整合了符號學與馬克思主義,建構了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理論構架。
“需求的意識形態起源”選自《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集中體現了鮑德裏亞對傳統政治經濟學的哲學基礎的批判。鮑德裏亞認為,隻有當物擺脫了作為可使用的器具、作為產品的商品性界定、作為體現人與人之間的象征關係時,隻有當物成為一種無內容的功能性存在並被置於符號的差異邏輯之中時,物才能成為消費的物,因此,作為消費的符號—物體現了消費者的身份與社會地位;需要的觀念是一種天真的人類學假設,正是在這一概念的支撐下,古典經濟學確證了生產和社會再生產的合法性,確證了商品交換的合法性,當需要的合法性成為一種無意識時,對社會聲望、地位的需要就成為消費社會的無意識;在消費社會,由需要所激發的消費,已經成為一種消費力,而消費力本身就是一種生產力,消費社會就是要把人的最深層的需要激發出來,以控製人本身;在消費社會,不存在本真的需要,不存在與本真的需要相關的主體以及主體的理性和價值,也不存在滿足需要的本真的客體,需要、主體、客體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