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1929—),當代德國哲學家、社會學家,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
1929年,哈貝馬斯出生於德國杜塞爾多夫;1945—1954年,先後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德國波恩大學學習哲學、心理學、曆史學、經濟學,1954年獲波恩大學博士學位;1956—1959年,在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工作,師從阿多諾;1961—1964年,任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1964—1967年,任法蘭克福大學哲學社會學教授、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所長;1971—1983年,任德國普朗克研究院“科學技術世界生存條件”研究所所長;1982年,重返法蘭克福大學任哲學社會學教授。
哈貝馬斯的主要著作有:《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1962)、《理論與實踐》(1963)、《社會科學的邏輯》(1967)、《作為“意識形態”的技術與科學》(1968)、《認識與興趣》(1968)、《晚近資本主義的合法性問題》(1973)、《重建曆史唯物主義》(1976)、《交往行為理論》(1981)、《道德意識與交往行為》(1983)、《交往行為理論的預備性研究和補充》(1984)、《現代性哲學話語》(1985)、《後形而上學思維》(1988)、《商談倫理學的詮釋》(1991)、《事實與價值》(1992)、《包容他者》(1996)、《後民族結構》(1998)、《真理與論證》(2000)等,其中,《重建曆史唯物主義》和《交往行為理論》是代表作。在《重建曆史唯物主義》和《交往行為理論》中,哈貝馬斯對資本主義社會異化的本質和特征進行了係統闡述,形成了以交往理論為框架的理論體係。
“重建曆史唯物主義”選自《重建曆史唯物主義》,集中體現了哈貝馬斯對曆史唯物主義的理解。哈貝馬斯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規範性基礎晦暗不明,馬克思主義哲學隻是在形式上表明了它在哲學和實證科學“之間”的地位,根本沒有成為其所試圖代表的科學理論的獨特類型;曆史唯物主義未能充分完成自己提出的普遍解釋社會進化的任務,缺乏一種真正的理論反思,倒退為一種曆史客觀主義,為此,必須用交往行為範式取代生產範式,從而重建曆史唯物主義;重建曆史唯物主義意味著把馬克思的生產實踐概念拆開,用新的理論形式,即勞動與相互作用(交往理性活動)、係統和生活世界的辯證關係重新組合,建構一種以交往為範式的新型社會進化理論,從而使曆史唯物主義成為一種富有生命力的普遍的社會進化理論,並達到它原來所確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