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裏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當代美國心理學家、哲學家和社會評論家,弗洛伊德主義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
1900年,弗洛姆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1919年,進入海德堡大學學習,192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先後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和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精神分析訓練,在法蘭克福心理研究所和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工作;1934年,流亡美國,從1941年起先後執教於哥倫比亞大學、本寧頓學院、密歇根州立大學、紐約大學,期間與正統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進行爭論,並成為美國新弗洛伊德學派的主要代表之一;1980年,在瑞士提契諾逝世。
弗洛姆的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1941)、《追尋自我》(1947)、《夢的精神分析》(1951)、《健全的社會》(1955)、《愛的藝術》(1956)、《弗洛伊德的使命》(1959)、《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1961)、《超越幻想的鎖鏈》(1962)、《占有還是存在》(1976)等,其中,《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是弗洛姆的弗洛伊德主義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作。在《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中,弗洛姆力圖把馬克思主義與弗洛伊德主義結合起來,把理性與非理性結合起來,建立“弗洛伊德主義馬克思主義”。
“人的本性”選自《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集中體現了弗洛姆對人的本性的思索。弗洛姆認為,馬克思主義來源於西方人道主義的哲學傳統,這個傳統的本質就是對實現人的潛能的關懷,但馬克思主義主要從社會經濟方麵考慮人類行為願望和誌趣,強調了理性因素,卻忽視了非理性因素;弗洛伊德主義強調欲望衝動對人的行為的意義,強調了非理性因素,卻忽視了社會環境對人的個性的影響,因此,應把二者結合起來,建立“弗洛伊德主義馬克思主義”。馬克思相信人的本性是存在的,但人的本性對馬克思來說不是一種抽象物,而是在人的生產活動的曆史過程中實現的;在馬克思的勞動概念中,有自由與異化的區分,而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實現人的解放,也就是使異化的勞動變成自由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