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和商品分析
自然作為與人對立的物質,僅僅是與人的活動目的有關的而尚未經創造的物質;作為馬克思視為與物質等同的那種自然物質,其自身則已經是被創造的東西,即它遵循自然科學同物質生產不斷保持接觸所發現的物理的、化學的諸規律。自然物質有自己的規律,也正因此,人的各種目的通過自然過程的中介才得到實現。這時,這些目的的內容不僅受到曆史的、社會的製約,也同樣受到物質自身結構的製約。內在於物質中的各種可能性能否實現,或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這當然是總歸依物質的、科學的生產力的狀況如何而定的。但物質的結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物質的概念是從自然科學的曆史過程中不斷豐富起來的,這個曆史過程極為密切地和社會實踐的曆史結合著。基於這種理由,列寧拒絕了機械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他把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同曆史地規定了的自然科學意識的狀態結合起來,使之不離開自然科學內容的闡述。正如馬克思所說,人若想在任何曆史條件下生活,麵對不可廢棄的物的世界,必須使之成為為我之物,以為生存之需。
同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物理學的新的重大發現相關聯,人們廣泛議論“物質的消失”和哲學的唯物主義前途幻滅時,列寧在《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中指出,物理學家們關於物質結構的見解曆史地發生變化,並不能動搖哲學上的物質概念,“因為物質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觀實在,它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之外。哲學唯物主義是同承認這個特性分不開的”[2]。在列寧看來,失去了存在理由的不是整個唯物主義,而是它的機械的形態。若幹世紀以來,由於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作為對世界的總體說明的力學,降低為認識的、甚至物理世界本身的一個階段,“‘物質在消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至今我們認識物質所達到的那個界限正在消失,我們的知識正在深化;那些以前以為是絕對的、不變的、原本的物質特性(不可入性、慣性、質量等等)正在消失,現在它們顯現出是相對的、僅為物質的某些狀態所固有的”[3]。